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尹忠海教授撰写的论文再被《新华文摘》摘编

       近日,《新华文摘》第16期摘编了尹忠海教授、王慧博士的《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四个维度》的主要观点。这是尹忠海教授连续三年发表的第3篇被关注的论文。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四个维度》系尹忠海教授与王慧博士合作撰写并发表在《社会工作》杂志上的论文。该文是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机制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文章主动以党和国家关注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主题,以我国社会工作体制变革对知识体系的需求为问题意识展开论述。文章提出,知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深入思考。其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经验的边界,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从长周期与短事件、大融突与微实务、生产者与消费者、强证据与优推论四个维度予以把握。(一)以经验的时空超越性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在于承认时空关系的客观存在。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是特定主体在一定时空进行观察、感知与思考等行为的结果。但经验并不能被时空边界所阈限。知识体系建构既要关注共享性,也要兼顾多样性。(二)以人格化自我超越能力体现专业自主性。学科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归属感、规范感和使命感,在某种意义上学科共同体具有一定的人格化自我意识。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需要思考知识的来源问题,进而借助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实现自我超越,推进专业稳健发展。(三)以互动视角超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社会工作通过与多样的服务对象互动以及多学科互动,来确定自身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合情性。因此,以互动视角超越知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十分必要。(四)以系统性超越证据、推论与服务的断裂。加强证据、推论与服务的统一性是里士满等经典学者的一贯主张。但是长期以来,如何处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知识融通是一个难题。而以系统性原则力求知识生产的超越性则是选项之一。

  据悉,2023年,尹忠海教授发表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上的《提振消费要关注政策偏好的社会结构效应》一文也被《新华文摘》作了辑录2024年,尹忠海教授和研究生陈颖洁发表在《社会工作》杂志上的《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发展类型与融合路径: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的反思》一文则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读书报告+社会调研”是社会与人文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多年来,尹忠海教授关注国家重大问题,带领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扎根城乡社区抓调研活动。连续三年被《新华文摘》关注的论文都是这些活动的结果。

  (图文/社会与人文学院  殷微微    编辑/张雨新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