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我校召开2025年第六次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副校长谢花林出席会议。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力资源中心、创新创业学院、校友联络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万建香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以专题贯彻落实《江西财经大学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十大行动(2025-2035年)》为核心议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本科教学重点工作。会上,教务处各分管负责人围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拔尖人才实验班选拔、202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产教融合建设等关键任务,逐一明确工作举措与具体进度安排;同时就毕业论文抽检、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保研成绩认定、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全国新文科实践大赛报名进展等近期重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卓越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走实走深。
谢花林就落实“十大行动”推动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五点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双一流”攻坚目标。需紧扣“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专业建设、人才分类培养、学风教风提升等目标细化为具体任务清单,明确分工与推进路径;强化责任意识,层层压实工作链条。要清晰界定“十大行动”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主体责任,推动责任从职能部门、教学学院到具体责任人层层传导、闭环落实;建立激励机制,突出绩效导向作用。教务处需在年终将各学院绩效分配与“十大行动”任务完成质量、进度挂钩,实现“激励与奖惩并重”,充分调动全院系工作积极性;严格制度执行,守住教学质量底线。坚决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杜绝形式主义;对教材编写、出版与选用实行“严格审核、全程把关、及时公示”,确保教材政治方向与学术质量;加强部门协同,凝聚育人合力。产教融合、培优班建设等跨领域任务需强化部门联动,各学院要主动对接校友资源,推动校友力量深度融入卓越本科人才培养各环节。
万建香就“十大行动”落地见效提出三点具体要求:提高站位强认识,推动“十大行动”融入日常。需将“十大行动”要求深度融入日常教学管理与常规工作,避免“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脱节,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解放思想破束缚,探索培养“新路径”。要破除惯性思维与经验主义局限,围绕人才分类培养、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大胆创新,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本科育人新模式;挂图作战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到岗”。各学院需结合“十大行动”任务布局,列出详细任务清单,明确资源需求、细化分工节点,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闭环”。
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组负责人通报期初教学检查结果,强调需聚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核心目标,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力资源中心、校友联络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分别结合职能汇报工作进展,围绕学风建设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育研究基地培育、迎新工作统筹协调、本研一体化推进、实习实训改革方案落地、教师访学项目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校友资源赋能本科培优班建设等内容展开交流,为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力提供支撑。
本次会议通过系统部署与充分交流,进一步凝聚了“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动卓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共识,明确了具体工作路径与责任体系,为下一阶段推进我校卓越本科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