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满庭芳;白墙映日,财大新景待客忙。九月的江西财经大学,恰逢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爽,又藏着“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惬意。在报到点的人潮涌动间、校园小径的声声指引里,总有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身影,似点点星光散落财大——他们是迎新志愿者,以热忱为墨,在新生的开学画卷上,晕染出最温暖的底色。
一笺手书寄初遇,墨痕轻点满庭温
经济学院的刘婉如同学,是一位“寄信人”。走近她时,她正在为一对一迎接的新生制作明信片。当晨光漫过檐角,桂香裹着微凉的风飘过时,她伏案低头,捏着一支水笔,在明信片上细细书写,一笔一划间,满是她对新生的期许与关怀。
“这张明信片我想等她来报到时亲手递过去,希望这几句细碎的话,能让她少一点慌忙。”刘婉如同学眼底含着笑意。在晨光与桂香的簇拥中,她的用心化作一纸问候,为新生的校园之旅增添了一份亲切,让初到的慌张在细腻的笔触与真诚的祝福中渐渐消散。
絮语解忧牵家校,轻言如沐小园春
“宿舍和食堂环境怎么样?”“选课系统如何操作?”“学校里有校医院吗?”“银行卡怎么激活?”面对新生与家长的提问,志愿者们如“春风化雨”,一一耐心解答。会计学院的李子航同学身边,总是围着人群——有攥着报到指南仔细听的新生,也有反复确认细节的家长,他不疾不徐,将自己的经验拆成“家常话”,条理清晰地介绍学校环境,交代新生注册手续及流程,一句句、一声声,似涓涓细流滋润人心。在他细致的解答中,新生们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此刻,他们不再只是初来乍到的学子,而是即将成为这里故事的书写者。
志愿者从来不是简单的路线标,而是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的每一句解答,都是财大温度的传递,是让家校安心的承诺。
旧恩新火照征途,星芒再续少年游
这场迎新之约,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的范昊宇同学,至今仍记得,去年他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踏入校园时,是一位志愿者主动接过行李,引他走向宿舍,那份暖意,如种子般在他心底生根。
如今,他换了身份站在报到点,才真正读懂“薪火相传”四字的重量。“看着这些新来的学弟学妹,我感觉好像看见了之前的自己。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能够帮助到他们。”报到点的人流渐疏,但志愿者的善意从未停歇。他们曾被星光照亮,如今便化作点点星光——既为新生照亮“来时路”,亦怀揣热忱,共赴属于自己的“新征程”。正如海子所言,“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而这场志愿服务,便是他们与过去告别、向成长前行的最美注脚。
暮色渐浓,晚风徐来。那一张浸着墨香的明信片、那一句熨贴人心的解答、那一次稳托行李的援手,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迎新片段,而是财大岁岁相传的“九月之约”。带着这份暖意踏入校园,相信未来某天,新生们也会像今日的志愿者一样,把自己曾收到的温暖,化作传递给下一届新生的星光。
秋风又吹过林荫道,桂香漫过白墙,这场关于相遇、成长与传承的故事,正随着财大的岁岁金秋,在时光里慢慢酿成温润的诗,续写着一季又一季的美好与滚烫。
(文/肖青宇 图/范书言 肖青宇 编辑/朱旭鹭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