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李临彧,女,中共党员,讲师,法学院团委书记,法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该同志长期扎根高校党务工作一线,忠诚履行职责,在不同角色中坚守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筑牢战斗堡垒,引领支部前行,当好支部建设“掌舵人”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李临彧同志始终将党支部建设作为党务工作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在组织建设上,李临彧同志始终严格按照党内规定,按期进行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为支部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小组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科研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层次分明、协同高效,使支部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地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党员。
李临彧同志积极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如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党员交流心得;组织红色走读,让红色基因深植党员心中;开展党的知识竞赛,以竞赛激发党员学习热情。
李临彧同志认真落实校院党委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支部工作流程和党员管理办法。党员发展遵循“五创三评”制度,日常管理则健全考核机制,涵盖学习、科研、志愿服务等,作为评优依据,激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
经一系列扎实工作,李临彧同志所带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大增,党员在学术、竞赛、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树立了榜样。
党旗引领方向,团旗紧跟飘扬,做好青年成长“引路人”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李临彧同志在团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紧密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
李临彧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培养了一批具有科研精神、科研能力的优秀学子。近五年来,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4项,省级课题7项;省级青年马克思主义专项课题5项;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近70项,各类专项课题50余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在学科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专业赛事,屡获佳绩,累计获奖近百项。谢羽彤同学的《爱“廉”说》获评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征文优秀作品(全省共5篇,全校唯一)。
李临彧同志注重挖掘青年身边榜样、展现朋辈榜样风采,以身边榜样为鞭策,培养了一批具有过硬素质、综合能力的优秀学子。江财法律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移动飞YOUNG奖学金、全省最美大学生、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省级以上荣誉,以及三好学生标兵等校级重量级奖励,累计获得校级综合奖励近300项,省级及以上奖励近50项。学院累计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全校五四红旗团委”“全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20余项。
李临彧同志不断拓宽实践育人新思路,培养了一批具有责任担当、实务能力的优秀学子。学院年均举办普法志愿活动二十余场,惠及一千五百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万小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年均10余名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计划”,寒暑假期间70%的同学走进城镇乡野参加实习实践。学院“法润乡土·四海同音”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连续多年走进南昌市周边乡镇,团队先后入选“笃行计划”专项行动、“财经报国青年力行”专项活动全国示范性团队,并多次获评省级优秀服务队。
坚守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并行,甘为学生成长“铺路石”
李临彧同志自201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始终与学生成长同心共情,致力于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及心理上的知心大姐姐,全方位提供支援与帮助;始终与学生工作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校级课题项目,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二等奖等2项国家级奖项,以及全省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特等奖、全省高校十大最美辅导员、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江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等14项省部级荣誉,青年五四奖章、先进工作者等校级荣誉15项。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李临彧同志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团结带领全体江财法学青年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贡献赣鄱青年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