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汪鸿波,男,汉族,社会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推动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取得优异成绩,赢得了师生的高度认可。入校工作以来,他年度考核全部获评优秀等次,多次获评校先进工作者,上一轮聘期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一、淬“磐石”初心,争当标杆引领的模范者
汪鸿波同志自从入党以来,在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近年来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忠诚,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发扬社会工作者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结合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在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学博士点申报、学科评估及学位授予点评估等工作,为学科专业的优质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还以江西省委、上饶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专家顾问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时刻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
二、淬“问道”之志,做科学研究的创新者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是重要任务。汪鸿波同志时刻谨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切嘱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者,他坚持“头顶带露珠,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群众”。他围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专注于儿童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三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刊7篇。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江西省电视台等报刊媒体转载或采访,以上成果也为社会学申博提供有力支撑。他在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其研究成果深度聚焦于社会服务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民生福祉的显著改善及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还积极助力韧性社区的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有力促进了社会工作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淬“丹心”之志,燃启智润心的引航者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在教学育人工作中,汪鸿波同志遵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研促教,站好三尺讲台。他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在C刊发表教改论文1篇,是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核心成员。2024年他指导学生的实践项目《护童成长,专业助航:农村儿童社会工作者督导项目》获得第四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的称号。2023年,他主讲的本科主干课程《社会工作概论》获评优秀课程,并获得校金牌讲师。同时,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及一流课程2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3项。他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将课程思政、社会调查与实践、科研成果和科学思维“四位一体”融入课程教学中,既传播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也重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关注社会热点,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指导的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多次获评国家奖学金、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考取国家公务员等。
四、淬“担当”之志,甘为学院事业发展的耕耘者
汪鸿波同志在工作中始终甘于奉献,为院系发展尽心尽责。在校党委组织部跟岗锻炼一年后,担任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作为社会学系负责人,为社会学申博成功和社会工作专硕获评全国B+等级作出重要贡献。他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致力于社会服务,并积极推动学校、学院与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政厅以及鹰潭、九江等地市委社会工作部、民政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他还承担了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的脱贫攻坚评估项目以及省委政法委、省委社会工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委托的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累计资金达500余万元,社会调查足迹遍布10余个省份。他多次受邀为九江、鹰潭等市委社会工作部授课,接受江西省电视台、江西日报的采访。先后被聘为江西省社会工作项目评估专家,省民政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上饶市委社会工作部专家成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