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榜样力量】先进基层党组织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

    ​【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下辖9个党支部,党员总数达212人。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红算盘”党建品牌,严格对照党委工作五个到位要求,依托“框、梁、柱、珠、连”五要素,全面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构建多元化思政引领体系,深入推进双融双育双促工作,有力推动了学院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期间,学院荣获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二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校级以上荣誉近30项,党员活动室也被评为2018年江西省高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

框,定方略:健全体制机制的铜墙铁壁,明“政治账”,组织领导力显著提升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办学治院各领域全过程。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框定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师生牢记“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立志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贡献。

  二是坚持把民主决策放在核心位置,框定程序。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决贯彻“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民主集中制,定期研究谋划学院重大事项。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会议、学代会、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师生在办学治院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坚持把制度先行放在基础位置,框定标准。制定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党员参与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党内“两优一先”评选办法、进一步严明讲学纪律的意见、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10多项党建工作制度,修订引才育才办法等20余项业务工作制度,为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梁,正方位:打造规矩意识的架海金梁,算“长远账”,政治把关力显著提升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涵养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学院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稳定基石。

  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起严管厚爱“基础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通过开展政治谈话,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架起安全稳定“保障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落实“日常动态监测、定期分析研判”等机制,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切实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宣传阵地等重大问题上严把政治关。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挺起铸魂育人“硬脊梁”。以每周一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举办知识测试、师德师风大讨论、警示教育等活动,明确师德“红线”;通过“两优一先”“国贸卓越奖教金”等评优活动,树立师德“高标”;签订承诺书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坚守师德“底线”。

珠,授方法:擦亮理论武装的东方明珠,进“能力账”,思想引领力显著提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珠”启智。完善领导班子、教职工、党支部、班团各层面理论学习制度,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行班子成员轮流领学、重点发言、充分研讨相结合,根据党内职务和分管领域明确学习主题,变“一言堂”为“百家讲坛”。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以“珠”促能。注重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班子成员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教育工作,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专业调整、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上科学决策。党支部将理论学习、教学科研、专业学习有机融合,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开展“融研”讲堂,累计开展活动100多次。

  三是创新思政工作,以“珠”育人。探索打造“建强四个红场赋能贸易强国”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体系。通过搭建“红色会场、红色现场、红色立场、红色剧场”四个党建思政平台,牢牢对接“四个自信”,锚定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与经管类人才培养紧紧结合,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经验做法在校党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

柱,筑方阵:坚定基层党建的四梁八柱,建“规范账”,制度执行力显著提升

  学院党委紧跟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强化力度,打牢引领发展的支柱。根据“按系设置教师党支部,按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原则设置党支部。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对党支部的指导力度,定期到联系党支部讲党课,党政负责人每学期至少给学生上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实现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确保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

  二是严格落实,夯固规范操作的支柱。严抓党支部考核工作,将考评结果作为党内评优、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每月精心制定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开展“熔研讲堂”“教育思想大讨论”等特色活动,定期组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仪式,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三是提质增效,树立模范带头的支柱。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重视“双高”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在引导培养、关怀激励、责任落实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近3年发展了名教师党员、吸收了1名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定期为党员发布学习材料,引导党员通过学习强国、赣鄱党建云等平台加强自学。

连,通方圆:推动党建与业务的璧合珠连,谋“发展账”,改革创新力显著提升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把握党的建设和学院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高站位谋划党建思政引领工程,着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党建思政亮点频现。探索打造“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多元协同”高素质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模式,该成果以获批的教育部、商务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三类国际商务硕士项目为试验田并逐步面向全校实施30余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报道我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

  二是科学研究顶天立地。师生研究团队在“开放型经济”“贸易规则”“区域发展”“生态文明”等方面创造了服务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勇担社会责任等社会服务品牌。学院三个校级学术团队中,95%以上的团队成员为中共党员;近两年立项的8项国家级课题负责人均为中共党员。

  三是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学校平均数,升学率为30%左右,入选江西省选调生10余人30余名毕业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参军入伍、“三支一扶”。党员跟随导师参与的研究报告获省级以上领导人批示近20项,其中两项成果被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和民建中央委员会采用,有些被转化为相关政策制度。

  四是模范教师脱颖而出。学院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赣鄱英才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等省级以上师德师风类个人奖项20余项,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辅导员年度人物、巾帼标兵等校级党建思政类荣誉称号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