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耀彬主持召开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及服务能力清单发布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谢花林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国玉,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锐,科研处处长谌飞龙,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团队成员等参会,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路径。
刘耀彬指出,本次会议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学校将以行动计划和服务清单为抓手,持续完善技术转化机制、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培育创新人才梯队,为江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财智慧”。
聚焦技术突破,发布行动计划
会上,科研处副处长刘喜平解读《江西财经大学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草稿)》。详细阐述了计划制定的背景、目标、现有基础、重点方向、主要举措及保障措施,该计划围绕智能技术、数据技术、绿色技术三大方向,提出未来三年内突破4-6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2-5项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增2-3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等具体目标,旨在通过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强化产学研协同,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服务能力,赋能地方发展
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吴丹波介绍《江西财经大学服务能力清单(草稿)》,系统梳理了20个学院、研究院,在数字经济、生态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核心服务能力及已落地项目。清单涵盖工业质检、数字孪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多项应用场景,展示了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果。
协同创新,共话发展
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进展汇报环节:
生态安全网络识别技术团队代表周正清进行了汇报。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技术团队负责人谢花林进行了汇报。
计算机视觉与虚拟现实技术团队代表侯敬文、鄢杰斌分别汇报了面向财经人工智能的多源异构数据智能处理关键技术、视觉数据智能分析与质量优化关键技术。
智能数据处理技术团队代表孙建成进行了汇报。
学校在外挂职的高安市副市长刘贺、九江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罗国民、上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帅、德安县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添贵、余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志斌、上栗县副县长程慧平等政府代表,以及江西省数文融合视听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洁鑫、江西省数文融合视听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李俊祎、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总监赵英玲等企业代表双方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自身职能与业务优势,就技术成果转化路径、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高度认可学校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并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
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江西财经大学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的纽带,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文/科研处 图/李军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
附件:
各学院服务社会能力汇总表 | ||
序号 | 学院 | 社会服务能力 |
1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1.主攻数字经济统计测度、经济系统数字孪生、贸易隐含碳核算等方向,推动统计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 2.跨部门数据融合、高维数据建模、时空数据分析,运用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等技术开发大数据系统; 3.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领域,提供金融数据挖掘、风险预警模型构建、资产定价与合规性分析服务; 4.构建防返贫致贫监测评估体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模型,开展乡村振兴成效量化评估与政策仿真模拟; 5.宏观经济实时监测、金融风险量化评估、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构建多维度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6.参与全球经济测度、国际比较研究,提供国情国力分析、跨境数据治理等高端智库服务,具备多语言数据报告编制能力。 |
2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应用; 2.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应用; 3.基于人工智能的金融大数据建模与分析; 4.网络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区块链技术; 5.多媒体内容信息安全技术; 6.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加密算法设计与应用; 7.财经数据挖掘与分析; 8.软件设计与测试; 9.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医疗等交叉应用; 10.基于量子计算的量子图像加密应用与量子机器学习应用。 |
3 | 信息管理和数学学院 | 1.软件质量度量和评估; 2.战略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划,城市更新,建设监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3.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治理决策支持,政策与空间设计; 4.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FIDIC咨询与培训,建设工程争议解决; 5.深度搜索与人工智能在企业级的应用。 |
4
|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 1.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 2.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开发服务: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如:医学影像分析、工业与制造缺陷检测、工厂流水作业图像智能识别、图片修复、舆情分析、健康大数据分析、空间大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与分析、智能推荐系统、电磁反演成像、金融风险防控等; 3.嵌入式与物联网应用开发服务:智能硬件开发(如农业传感器、智能家居设备、穿戴设备)、物联网监测等; 4.新型光电能源材料研发与技术服务:无机非金属块状晶体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陶瓷新材料等; 5.智能计算与优化技术服务:边缘计算优化,无人机优化,电网调度优化,车间调度优化,阵列天线优化等; 6.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企业战略与规划咨询服务、政府人工智能(或信息化、数智化)发展规划、技术培训; 7.智慧司法、金融科技、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慧防火、智慧巡检。
|
5 | 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 | 1.制造业、园区、校园、企事业单位数字孪生系统,建筑物与产品三维展示,企业生产与运营孪生模拟等; 2.大模型垂直领域定制开发,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和各行业领域的DeepSeek应用、智能体、知识库开发,大模型微调等; 3.LBE大空间技术研发、项目策划和内容开发; 4.“VR+AI”赋能数智文体旅“十五五”规划、项目策划、内容制作和实施运营; 5.校园、医院、园区等元宇宙行业应用,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资产管理与交易; 6.“VR+AI”赋能教育培训、医疗、科普等; 7.AIGC艺术创作、影视特效、动漫制作、短剧制作; 8.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医学图像处理; 9.制造业工业智联网、产业大脑的设计与开发; 10.游戏与数字文娱内容制作; 11.基于万物智联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环境污染控制系统; 12.多模态谣言早期检测。 |
6 | 设计与艺术学院 | 1.3A游戏设计; 2.网络游戏开发; 3.ai游戏制作; 4.基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多模态交互的数字创意设计; 5.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数字文旅沉浸式体验设计; 6.元宇宙展馆设计; 7.家电产品创新设计; 8.家具产品创新设计; 9.文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0.室内家居场景设计; 11.品牌设计管理与策略咨询; 12.文创产品设计、IP潮玩设计; 13.农产品包装设计。 |
7 | 经济学院 | 1.宏观经济形势、国势学相关研究分析,地方和产业发展规划、“十五五”规划编制; 2.“三农”问题、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革命老区相关政策研究、预测与评估; 3.数据资产评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社会风险评估等专业管理、培训与咨询; 4.政府(国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无形资产运营与管理; 5.食品安全治理、投资效率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6.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关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与咨询; 7.马克思思想、《资本论》相关议题咨询。 |
8 | 数字经济学院 | 1.厘清产业发展优势,识别产业发展痛点,分析与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智库研究能力:擅长产业经济分析、数字经济等智库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长期为江西省政府部门、中央国企、地方政府提供智库支持和解决方案,多份智库专报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作为政策文件发布; 3.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构建由经济分析专家、数据分析专家、软件专家等组成的高水平复合型团队,切实解决企业在“数转智改”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区域产业规划和发展布局的规划报告。 |
9 | 工商管理学院 | 1.依托学科优势,为各级政府提供产业规划、区域经济政策、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智库支持,如“十五五”战略规划制定等; 2.企业战略规划咨询服务,面向企业开展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等专项咨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3.承接企业委托课题,解决运营管理、品牌建设、风险控制等实际问题; 4.企业薪酬绩效体系设计服务,为企业提供涵盖岗位评估、绩效管理及合规优化等的全流程薪酬绩效体系设计,助力企业提升人才效能与战略竞争力; 5.物流与供应链优化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运输管理、智能仓储及数字化转型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提升供应链韧性; 6.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管培训、职业能力提升等非学历教育; 7.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咨询服务,文旅融合创新,推动非遗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产品开发与产业升级。 |
10 | 会计学院 | 1.公司战略转型咨询; 2.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3.公司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与升级; 4.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 5.公司预算管理技术支持。 |
11 |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 1.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与贸易、绿色发展的规划、政策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2.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路径设计、数字贸易规则研究、跨境电商精准营销及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等咨询与服务。 3.开展双向开放规划(如“十五五”前期研究)、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流量经济、服务业升级)及国际市场(东南亚、非洲)消费行为与中国供应链对接分析。 4.提供企业出海风险评估、外汇管理、进出口合规、通关优化及大宗商品价格监测等跨境经营的综合风险解决方案。 5.开展综治中心评价体系、城市书房建设、商业网点规划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调研、评估与策略设计。 |
12 | 金融学院 | 1.政策研究与战略规划:能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经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在数字化风控、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有实践经验; 3.金融机构管理咨询:帮助金融机构优化经营指标、设计金融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4.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如南康家具)进行产融结合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5.数据可视化与指标体系建设:构建分析指标库,利用可视化工具提升决策支持能力; 6.行业研究与编撰:系统整理行业历史数据,分析发展趋势,支持行业协会工作。 |
13 | 财政税务学院 | 1.财政、税收经济形势分析; 2.区域(财政、产业等)发展规划编制; 3.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4.政府(国企)采购透明度、财政绩效、预算风险、债务风险等评估(评价); 5.财税数字化平台技术开发; 6.财政性投资项目(预算内投资、债券项目等)融资策划与包装; 7.税务合规性评估与改进; 8.税收(优惠)政策、国际税收规则解读与申报; 9.政府采购政策解读与申报策划; 10.经济管理各领域员工培训服务。 |
14
| 公共管理学院
|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 2.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教育事业、民政事业、公共服务、数字政务、国土空间资源、社会治理、干部教育培训等)发展规划编制; 3.公共政策、财政支出、政府绩效、服务质量、社会风险、应急管理等各类评估; 4.数字化政府建设及场景应用; 5.人事改革、绩效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方案设计; 6.公共政策规划、设计、制定、解读与宣讲; 7.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类培训与职业能力提升等非学历教育。
|
15 | 区域国别研究院 | 1.区域国别经贸关系咨询服务; 2.外向型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制定服务; 3.东南亚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咨询服务; 4.江西对外经济人文交流咨询服务。 |
16 | 法学院 |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竞争与财税金融法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治,涉外经贸法治; 2.数据法治,数字治理,司法制度,法学与政策研究,地方立法咨询,公证制度研究等; 3.数字金融法律支持,医疗数据治理; 4.算法偏见与法律评估、制度设计与公共治理法律机制等。 5.公司治理优化咨询服务; 6.地方立法起草; 7.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数据法、破产法、金融法等领域专项法律问题研究和论证等服务。 |
1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分析企事业单位党建难题并提供解决方案;2.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和解决方案;3.为提升红色场馆思政力、吸引力提供解决方案; 4.为企事业单位史志建设、历史陈列馆建设提供方案; 5.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开展合作。 |
18 | 社会与人文学院 | 1. 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海外教学中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 发挥省委社会工作部共建基地效能,推动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融合,促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3. 借助省老龄研究院平台,优化社区老人服务,发展智慧养老与银发经济。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提升公众信息鉴别能力。 5. 联合文旅等企业,打造推广方案,助力数字文旅产业升级。 |
19 | 体育学院 | 1.专业人才培训; 2.体育赛事组织与承办; 3.体育产业与地方经济服务; 4.公共政策与技术支持。 |
20 | 外国语学院 | 1.语言服务; 2.跨境电商; 3.商务谈判; 4.商务礼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