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0日,校党委书记刘耀彬赴四川省小金县看望慰问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并参加校友第十一届捐资助学活动。党办、校办主任柳晨,校团委书记王昊陪同,校友总会副会长古时银,四川校友会会长罗志华以及校友代表出席,小金县委书记姚奇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贻伟,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仁炎,团县委书记刘桥以及城关第二小学、美兴中学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19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慰问座谈会暨江西财经大学校友第十一届捐资助学仪式在小金县美兴小学阶梯教室举行。
刘耀彬向小金县委、县政府对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关心指导以及四川校友会的长期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持续十余载的捐资助学活动是有故事的义举、有传承的善举、有温度的实践。为进一步传承发展这项活动,切实发挥研究生支教团在江财与小金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他向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实干兴邦:要以拼搏姿态展现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作为西部计划的排头兵,支教团成员要深刻认识到,基层是锤炼本领的“大熔炉”,是涵养家国情怀的“主阵地”,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蓝图,以责任担当诠释青春价值,为西部教育注入蓬勃活力;二是向下扎根:向基层群众学习,领悟知行合一真谛。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用他们的故事诠释了改革开放和小金县的蓬勃发展,只有向他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才能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真正实现“扶智”与“扶志”的双重目标。三是携手共进:加强校友联络,树立校地联动卓越典范。学校将全力支持研究生支教团创新服务模式,联动校友资源和社会力量,构建“学校—地方—社会”三方共赢格局,让“江财红马甲”成为服务西部发展的亮丽名片,让志愿服务永不褪色、永不变味、永不走调。
姚奇杰从生态小金、户外小金、红色小金、文化小金、幸福小金等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小金县基本情况。他表示,小金县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江西人民的援建;小金教育走在全州前列,离不开江西财经大学十年如一日情系小金教育、关心小金发展的深情厚谊。江财已累计选派66名优秀志愿者奔赴小金,他们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川校友会连续多年对小金学子慷慨解囊,进一步助推小金教育事业发展,他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他希望与江财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领域的合作,再续“江西—小金”情缘,携手开创更好明天。
座谈会上,罗志华宣布将持续十二年、先后十一次捐资、累计惠及700余人次、捐助资金近80万元的捐资助学活动正式命名为“守护格桑花”项目。刘耀彬、姚奇杰、古时银、罗志华共同为项目揭牌。十二载爱心接力棒,以“守护格桑花”之名开启温暖的新篇章。
古时银在会议上回顾了四川校友会连续12年来小金开展捐资助学的难忘经历,校友代表向受资助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美兴中学负责同志介绍支教团在校服务情况,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队队长张冬丽作工作汇报,受资助学生代表陈云婷分享感言。
会后,校领导与小金县领导举行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江财教育资源优势,赋能小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化研究生支教团作用,夯实教育强县根基;以及如何创新校友公益模式,拓展捐资助学渠道等议题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
据悉,自2013年首批3名志愿者从赣鄱大地跨越千里抵达四川小金起,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已走过十二载峥嵘岁月,其间110名江财青年分赴四川小金县、贵州天柱县和新疆叶城县开展支教工作。团队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江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贵州省优秀研究生支教团”等荣誉。未来,江财研究生支教团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担当,以“鼓足干劲、勇毅前行”的奋进姿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江财人“路在脚下、苦在当下”的“两下子”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图文/研支团 吴仕洲 王勇 阙湘橙 编辑/张欣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