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于2013年8月,至今共十届、81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该支教团始终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引领,发扬“作示范、勇争先”昂扬斗志,聚焦教书育人、联动思政课堂、打造精品项目、强化示范引领,架起连接江西与支教地人民深情厚谊的桥梁,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近年连续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报道。《镌刻在民族团结上的名字》事迹宣传片面向江西省中小学生播放学习。曾获贵州省优秀研究生支教团、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集体个人荣誉。
成效卓越,获得家长和学生点赞
“哥哥姐姐辛苦了,谢谢你们织的围巾!”
“希望小朋友们好好学习,我们在江西财大等你们!”
这是支教团“针心针意”爱心围巾发放活动现场直播中的一段感人对话。2021年12月,支教团倡议大学生用手织围巾为小学生送温暖,传承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江西援建小金”精神。短短半个月,1791条各具特色、设计精巧、美观舒适的手织围巾就跨越1700多公里路途,来到四川省小金县城关二小。
架起连接江西与支教地人民深情厚谊的桥梁,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是江西财大“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一直努力的方向。
支教团募集资金逾140万元,围绕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批精品帮扶项目。开展四川校友“一对一”结对帮扶,设立“格桑花开基金”,发起“一元捐”爱心微公益,累积捐款53万余元;筹集图书上万册,共建“爱心图书馆”3个;构建“筑梦空间”义务辅导,推动学生在“双减”中全面成长;与当地国资公司合作推出小金农土特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老乡带货致富……
九年多来,81名青年志愿者一茬一茬接力,在四川小金、贵州天柱、新疆叶城默默付出、执着坚守,工作成效实现从“点多面广”到“群山有峰”的转变。
支教团成员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融入,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赣鄱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发扬“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精耕细作,聚焦西部思政教育
如何展示祖国发展成就、讲好西部支教故事?用什么办法让不同年龄学生听懂上好思政课?
支教团坚持“本硕博联动、大中小联通”。面向大学生,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生组建宣讲团,连续100天向100个团支部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庆祝建党百年,讲好支教西部、奉献青春故事,引导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面向中小学生,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课堂,抓住五四、国庆、九一八等重大时间节点,以“微团课”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故事浸染、红色文化洗礼,让孩子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
支教团还从细节入手,注重凝练作品。2021年6月,江西财大原创情景剧节目《家访之路,海拔三千》获得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该剧讲述的就是支教团“每月家访”这一常态化、接力式工作。
长期致力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支教团获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等媒体聚焦,《镌刻在民族团结上的名字》等宣传片在全省中小学推广。
跨越融通,创新精神谱系传播
“老师告诉我井冈山上有‘8岁红军女战士’谭木兰,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小红军!”五年级宁佐龙小朋友激动说道。
成长于江西这片红土地,井冈山精神已深深融入江西财大“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他们心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四川、贵州同样遍布革命斗争浩然正气,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带向西部地区,也成为支教团义不容辞的使命。
面向孩子们,支教团成员以“不同年代的同龄人”“长征路与我们的支教路”“井冈山、娄山关、夹金山上的故事”等主题,串联支教地与江西,带领孩子们在党史故事中“云游江西”“红色走读”,让“红心”照亮“童心”。
立足传承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结合支教地红色资源,支教团以实际行动推动井冈山精神走出江西,辐射西部,助力红色基因交流融合,提升精神谱系传播力与影响力。
以点带面,展现赣鄱青年风采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支教团成员们心急如焚。孩子们的学习怎么办?课后作业辅导如何开展?
不久,一份名为《战“疫”,我能做什么?》的倡议书在江西财大学子中传开。原来,这是支教团和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倡议为支教地留守儿童和援鄂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辅导。
大战大考显担当。发出不到3小时,报名人数就达525人!
江西财大以此为契迅速成立志愿服务共同体项目组,以支教团为牵引,助力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引导青年学生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求真知、受教育、长才干。
同学们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带动更多赣鄱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2021年底,一部名为《镌刻在民族团结上的名字》的事迹宣传片在江西省中小学推广播放。该片讲述的正是江西财大“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十年磨一剑,在矢志支教兴学、参与乡村振兴、与各族群众打交道等实践创造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中。
而无数赣鄱青年正如他们一样,前往西部支教、支医、支农,走社区、进乡村、去基层,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防汛救灾最前沿,筑起“青春堤坝”;参加国家和省级重大赛会活动,用微笑打造最美“江西名片”……这正是支教团勇当“排头兵”,带动更多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绽放绚丽青春之花的真实写照。(文/研究生支教团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