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秋懿,女,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2016级经贸日语专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预录取。曾担任2017-2018年度外国语学院学术部部长,2018-2019年度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荣获上海校友会奖学金、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第二十八届学生学术节一等奖、第九届“池泉杯”日语配音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微团课”大赛二等奖等各类奖项。参与撰写4项课题,被授予“优秀团员”“优秀团干”“2018年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在面对万千星辰闪耀,无数珠光斑斓时,她肆意地追逐热爱,把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乘着柳枝编成的船篷开航;在面对人生关键选择,不得不有所取舍时,她明白自己最渴望的目的,像用黄色的桔梗编成摇篮,装在车轮上问候更远的未来。
斑斓生活如此多娇
“我的大学生活不能只有学习。”采访问及四年大学时光时,王秋懿的语气无比坚定。无论是参加英语配音等各类校级、院级比赛、申报科研课题,还是担任学生会主席,执行社团工作,所有这些都成为她绝佳的全面发展自我的方式。事实上,能多方面地修炼自己,将炙热爱好变成独特优势和加分项,成为殊荣,本就是伟大又令人羡慕的事。
“有限的时间里,我尽自己所能将时间最大利用化。我的社团应该是我的乐趣,而不是我的任务。平衡课外生活和课业学习,这两者都可以成为你的优势。”这是王秋懿骄傲的事情,亦是性情所向。只有学习的大学生活,或许显得有些朴素枯燥,与其在单调的区域中踽踽独行,她选择在缤纷多彩的实践与历练中找到更多可能的自己。她的大学从开始到结尾,化成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考研时光静心拼搏
在王秋懿看来,考研如同走迷宫,既然确定了踏进入口,那么走出迷宫有三步可行。第一,找到出口,明确目标院校。既不能好高骛远,亦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合理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院校,踮起脚尖能够企及的目标,才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暨南大学,便是她衡量自身能力并挑战自己做出的抉择。第二,化曲为直,找对学习方法。选择了远方,便是时候踏上征途,而学习方法无疑是考研复习之路的关键所在。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并执行,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第三,持之以恒,坚定必胜信念。考研是一场学习持久战,更是一次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尤其是备考后期容易出现的心态波动,更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坚持,成为她和无数其他考研学子心中的关键词。
从清晨图书馆开门到傍晚伴着音乐闭馆,从决定的那一天她便坚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度过那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整个世界只有学习的专注与纯粹。那段朝着目标竭尽全力努力拼搏的日子,那段在稍微迷茫低落却又快速恢复战斗的日子,那段与其他考研人素不相识却彼此相伴的日子,更因家人的关怀而成为无比单纯美好的记忆。
风雨兼程未来可期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要经历一些苦难,锻炼的是我们的身体,但通过锻炼洗涤的是我们的心灵。”把困难当作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跨越艰苦到达彼岸,这是王秋懿给予还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的诚挚寄语。让苦难成为生活馈赠的礼物,向更好的自己迈进,心中有了希望的图景,她一直坚定前行。
“大学四年整体是圆满的,从开始到结束都达到了我的目标,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可以继续努力钻研学习。”结束了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王秋懿即将在暨南大学开始新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回望时光,有遗憾,更有收获。她鼓励学弟学妹们放平心态,多把时间精力放在钻研专业上,无惧风雨,勇敢兼程,未来可期。
拨浪现明光,得窥珠中影。五彩斑斓的珠贝确然美不胜收,值得你我为之追逐,为之热爱。但能在万千眩目的珠贝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明光,而又能有更远大的未来展望,则又是另种更高境界也。曾阅尽斑斓,终臻于纯粹,一如她的模样。(文/学生通讯社 刘静萌 黄嘉惠 编辑/王卉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