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为了宣扬青年信仰,培育青年信念,加深对“五四运动”内涵的深刻反思,国际学大自委思政研究部(大研会)于5月8日进行了“五四青年节专访”活动。围绕“担青年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主题对国际学院抗疫志愿者张学任进行了线上专访。
散是漫天星辰,指路航行;聚是燃烧火焰,温暖寒夜。国际学院国金181班张学任就是这样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他看到许许多多的逆行者们奋不顾身冲上一线,决心也投入抗疫的伟大工作中,于是在得知贵溪市疫情防控青年志愿队正在征集志愿者时,率先加入贵溪市红十字会,并负责协助完成每日的红十字会资金与物资的公示工作。
抗疫战,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他面对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与物资,纵使与无数无怨无悔奔赴一线的志愿者们并肩作战,也难免为如何尽快的将这些“弹药”清点后第一时间输送到需要的人而焦虑。在卫健委的办公大楼工作的他,时常看着灯火通明的大楼感慨万分。这些矜矜业业的工作者们,是他克服繁重统计与公示的工作的乏味与疲惫,废寝忘食的投入进工作中的动力。人心齐,泰山移,看着捐赠名称上一列列名字,他由衷的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凝聚力感到骄傲。同时,他也希望青年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能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不随波逐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勇担青年责任,做力所能及之事。他的身上是无数抗疫期间国际学子的缩影,也是无数祖国青年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抗疫奉献自我,这值得更多的人学习,值得被我们铭记。
新冠疫情有始有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武汉迎来花开,抗疫黎明的曙光已然破晓。本次“五四青年节专访”活动,为国际学院同学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学习模范,对宣扬五四精神,提升国际学院学生素养,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文/国际学院 汪淑琴 图/国际学院 张学任 编辑/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