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2025年07月10日星期四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返校信息】学生返校须知

​返     

★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

★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不能因为个人的疏忽,使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返校安排

(以学校通知下发开学时间为准)

返校前必读......................................3

返校途中............ ............................3

交通及入校须知..................................4

公共交通返校接站

☆返校时入校管理

在校管理须知....................................5

报到注册

校内生活

寝室管理

用餐须知

发热及隔离应急处理.................. ...........7

 ☆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应急处置

☆隔离流程

应急电话


返校前必读

1.   每天必须登录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进行健康打卡连续健康打卡不满 14 天的学生,暂缓返校。继续完成连续打卡任务且身体健康的,报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返校;

2.认真完成《学生返校前情况调查表》填写,并按要求及时发到老师指定的邮箱。不允许由他人代填代发;收到学校的开学通知后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如实、准确填报《返校申请表》,并得到所在学院的批准方可返校。填报返校信息时尽量详细。

3.家门到校门,尽量采取“闭环”交通方式,提倡专车到校。校门只设返校学生人行通道,私家车辆和亲友送至校门口即停即走,不得进入校园。

         4.学校派大客车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地接站。要求学生必须到终点站下车。轻装简行。

5.自备两周以上医用外科口罩、蚊帐、体温检测器或体温表、一次性手套等。消毒酒精属易燃危险品,不能长途携带。日常个人用消毒物品,校园里都有卖。

6.自备学习生活用品(含带盖饭盒、筷子、勺、个人药品、电子学习设备等)学校食堂不提供餐盘和一次性碗筷。

7.下载昌通码,返校通行码,准备校园一卡通或学生证。

8.牢记班主任或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电话。

9.关于教学方面的情况查看教务处网站上的通知。

10.未提交返校申请或申请了未通过的学生一律不得返校,否则将根据情况给与相应的处分。

 


返校途中

1.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2.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尽快通过安检通道。

3.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4.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与他人正面相对;若乘坐厢式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5.保留好所有的乘车票据,以便日后备查。

 

公共交通返校接站

(责任部门:校办、学工处、后勤保障处、学院)

1.学校主要接站点:南昌火车站、南昌西客站、南昌西站长途汽车站南广场(旅游客车专用停车场)、南昌长途汽车站西广场、徐坊客运站(客运站里面)、昌北机场(旅游客车专用停车场)等。

2.学生自己到相应站点坐车,即使车子不在现场,但一定会有工作人员在站点等候。

3.保持安全距离,依次验证、扫码、测温、消毒上车。

4.后续乘车点位置和发车时间将发给班主任,有问题及时咨询班主任。

5.学生在填报返校信息时尽量将所乘坐交通工具准点到达的时间和车站详细填报。

 

返校时入校管理

(责任部门:保卫处、学工处、校医院、后勤保障处、物业)

蛟桥园:开放2号门、3号门(双港东大街两侧);

麦庐园:4个校门全开放。

          1.进入校门必须经过验(学生)证或刷(校园)卡、扫(昌通)码(返校通行码),检测体温和消毒。

2.进入校门相距1米以上排队,由返校学生专门通道进入。禁止学生私家车和陪同人员进入校园。

          3.体温不正常者,由场地联络员送至临时隔离点,由校医院安排复测和询诊,异常者由校医院联系120送诊。

4.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警和保安指挥。

5.返校后及时登录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填写返校轨迹。

 


报到注册

(责任部门:学院、学工处)

 1.简化报到注册流程,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扫码注册。

           2.暂停学生证补办,暂停学籍异动书面交接审批程序。

           3.采取网上办事流程。

           4.学院保持在校人员的实时更新。

 

校内生活

(责任部门:学工处、团委、图书馆、教务处、体育学院等)

         1.疫情结束前,校门采取封闭式管理。特殊情况,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由个人申请、学院工作小组核查、批准,报学工处备案,并经检测、查验,方可外出。

         2.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主动配合管理人员工作。

         3.少出门,不聚集,尽量通过电话、网络交流、联系。

         4.校园内人员密集处(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等)戴口罩,见面不握手,保持安全距离。

5.校园行走,保持安全距离。

6.多使用网络图书资源,不在人多的教室学习。

          7.不参加多人制室内体育运动。

8.减少校内超市采购时间和次数,尽量使用无接触支付。

9.加强健康宣教,由专人定期对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

10.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管理,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热线指导平台。

寝室管理

(责任部门:后勤处、物业公司、学工处、校医院、学院)

1.以宿舍为单位实施网格化封闭式管理,每个楼栋设管理责任人、场地联络员、值班和工勤人员。

2.学院实时更新学生动态信息,做好点名考勤制度,对因病缺勤、请假未归、缺课的学生进行追访上报。

3.每日掌握学生动态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学院实时更新学生住宿信息。

5.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得离校外出,一律不得在外租住房间,一律不得夜不归宿,一律不得组织聚集性活动(尤其室内,含聚餐聚会)

6.常通风、勤洗手、不串门、少外出,体弱多病者戴口罩。

7.及时清理垃圾,配合卫生检查。

8.谨慎使用消毒用品。防中毒、防火灾

9.严格执行学校作息制度,不影响他人学习、生活。

10.挂蚊帐,勤洗衣,注重个人卫生和宿舍保洁。

11.自备开水瓶,错峰打开水。

12.本人或室友发现有生病或感冒症状,特别是发热、咳嗽症状,应立即报告辅导员老师,并积极配合防控管理。

13.无独立卫生间的宿舍,预约洗澡,预约办法由相应学工小组确定。

宿舍用餐须知

(责任部门:后勤保障处、物业)

1.餐具自备。在宿舍内用餐的学生,餐后立刻清理垃圾、污渍。注意餐余垃圾不能乱倒。

2.独立进餐,不交谈,不分享食物。

3.做好餐(饮)具的清洁消毒。

 

 

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应急处置

○所有环节采取闭环式流程。

○所在地(如校门口、教室、食堂、学生宿舍)设有应急处置人员和设备。

○鼓励自行报告,对举报者予以表扬。

1.发现有发热等疑似症状,提示周边人员做好防护,第一时间通知场地联络员。

2.场地联络员将疑似患者带至临时隔离点,医护人员在临时隔离点核实症状,并通知120送诊。

3.保安封闭现场,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登记,并拍照留存。

4.辅导员做好疏导和安抚,并妥善安排密切接触者隔离。

 

隔离流程

○所有环节采取闭环式流程。

○辅导员负责与接受隔离的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1.学院辅导员为隔离学生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如卧具、毛巾、肥皂、洗漱用品等),送至隔离点值班室,安排接转隔离对象;

2.值班人员安排好隔离观察房间,物业服务人员进行消毒,并放置好学生学习、生活用品。

3.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观察对象进驻观察隔离场所,进入观察隔离房间;

4.医护人员向观察对象发放“观察隔离对象告知书”, 进行必要体检和信息登记,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在观察期间,医护人员定期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体温测量和其他必要的医学指征询问、观察;相关学院工作人员做好观察隔离对象的餐饮安排和日常必需品采购,并送至隔离点门口,由工勤人员(或志愿者)送到观察对象房间;物业或招待所负责清洁卫生与消毒,保卫处负责安全保卫等工作;

6.医护人员进行日常监督巡查,观察隔离对象自行负责室内卫生和消毒;

7.观察期满,由医院和所在学院共同决定是否解除隔离。与学院学工人员交接观察对象,物业人员对场所开展消毒。

应急及投诉电话:

心理咨询热线:0791-83816383(蛟桥园),0791-83841960(麦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