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把战“疫”素材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精选教学素材、创新教学设计、激活师生讨论、协力反思总结,环环联动,协同育人,努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精选战“疫”素材。针对战“疫”中出现的大量可歌可泣的事例和故事,怎么样选择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相切合的素材是关键。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行动,从各种新闻报道中,从身边事例中,从人民网、学习强国等网站中,大量收集各种素材。教研室主任舒前毅组织大家对大量素材进行讨论,精心选择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切合的一批教学素材,如先进人物与事迹汇编、感人诗词句摘选和动容视频画面剪辑合成等。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教研室老师们开通线上备课新模式,集思广益,积极讨论。首先,打破思维条框,将战“疫”素材巧妙融入思政课堂。比如从战“疫”组织指挥的高效性来引导江财学子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之一,即人民性。其次,创新战“疫”素材融入“原理课”的新教学法,如罗贤娇老师创新讲故事导入法,就是以复旦大学张维为《这就是中国——中国抗疫的世界意义》讲座视频来导入,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欧阳素华老师创新战“疫”诗句朗诵法,让学生们参与评论、点赞,课堂讨论异常浓厚。
全面激活师生讨论兴趣。教师们精心选择了讨论主题,如李凤丹老师确定以中国人民抗击这场突发疫情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为讨论主题,王金根老师确定以防控疫情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讨论主题,陈仕伟老师确定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讨论主题,如胡南老师和黄三生老师确定以疫情防控工作体现的辩证思维为讨论主题,左乐平老师确定以中外共同抗击疫情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讨论主题,等等。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去,积极鼓励、引导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鼓励同学们之间相互辩论和讨论。老师们除了利用慕课堂进行讨论之外,还建立了qq班级群、微信班级群等即时通讯工具来展开积极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把课堂讨论延续到课后。
教学团队协力反思总结。从经验收获看,团队教师认为,战“疫”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准备充分,方法得当,设计新颖,效果令人满意。比如95%以上学生全程踊跃参与讨论,反响良好,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疫情防控现实意义的全局认知。有同学说:“疫情是一场灾难,损失了经济,威胁到了人民身体健康,限制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另一方面来看,在疫情中看到的更多却是国家实力的强大和团结,医学科技的巨大进步,无数的志愿者和白衣天使逆行的感人事件,让人在坚信大爱中没有了恐惧!”周佩佩同学感叹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双向互动的网络教育技术,深入打造“互联网+思政课”的现代网络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在线对话一线战“疫”人员,使在线课堂更加说服力、亲和力和在场感,更好发挥出思政课教学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是的课程特色和育人功能。(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姜莹 审核/喻春龙 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