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战"疫"心声】武汉,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我校于3月4日在校内开展战“疫”主题征文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截止3月底,共征集文章百余篇。校园网从今日起推出【抗疫心声】栏目,刊登优秀征文。

  2020年,庚子岁首,原本应该是举国欢庆迎接新年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横扫中国大地,疫情肆虐,病毒猖獗人传人的危险让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突然就被按下了暂停键。懵懵懂懂地,还未等沉浸在年庆狂欢中的人们回过神来,就被宣布告知要禁止外出,禁止集聚,禁止串门,所有人被锁定在固定场所,近期再也不能任性出游,不能上街购物,不能围聚言欢。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九省通衢之地就被裹挟着,成为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风暴眼。倏忽间,城市停摆,往日繁华的景象不再,年关喜庆的购物不复,商铺关店,餐饮歇业,住户闭门,居民禁足,街道上凄清空静,寂无人,只有冬日里的冷风呼啸着穿街而过,带起寒气逼人。很快就有媒体爆出,武汉人被病毒感染,受疾病折磨有人痛亲友,有人失去至爱;有人高举正义,有人践踏良知;有人弃家逆行,支援前线;有人有家难归,流浪在外……封闭嘈杂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情绪被挤压,被冲撞,被滋生,被泛滥,这其中既有生离死别的悲恸,又有无力回天的自责;既有无处藏身的恐惧,又有再无依靠的孤独;既有义无反顾的坚持,又有感天动地的担当,还有一些诸如担忧、失望、伤痛、悲苦、期盼、希望等等……这些复杂的情绪冲突交织在一起,四蔓延,很快汇聚成一股股汹涌的恐慌流,卷胁着“封中的人们左右奔突,四处却难觅它就象一张巨大的、看不见的网,让人们陷其中,那份绝望和惶然仿佛瞬间就能将人吞噬。那一刻,人间冷暖,世间万象,在举国上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生硬而粗糙地突兀在人们面前。而新冠病毒,更是挟风带雨,以前所未有的凌厉之势,模扫江城,令人猝不及防。风自飘零雨自打,叹世间,几度苍凉?

  然而然而!此时,此刻!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而出,来了!他们当中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滴滴司机,有的是快递小哥;有的是普通菜农,有的居家百姓,他们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像个穿着铠甲的英雄,又像个披着战袍的斗士,成为了武汉这座风云突变的城市里的一个个向着光亮的逆行者。他们负重向,逆行向;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与时间抢跑,与病毒抗争;他们高举良知,手捧善良他们挺立在疫情面前,撕开迷雾,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城墙,撑起生命的蓝天。这里有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以年迈之躯赶赴武汉,眼泛泪光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雷厉风行,带领全院职工,舍身忘我地奋战在抗疫的最前沿,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里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他用多句硬核而直白的话刷屏,他说不能欺负听话的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我也上!这里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年轻护士、22岁的朱海秀,她瞒着父母投身武汉防疫一线,她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这里署名为“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全体队员南方医院党委请战,喊出誓言,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里有16岁的武汉中学生陈琪方写信鼓励患者,说哥们,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她的外公和妈妈都是战疫一线的医生);这里有年三十晚上带工友赶赴火神山建设工地的胡晓红,她说既然是中国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这里有骑行40公里电动三轮车给医疗队送来24箱新鲜蔬菜的普通菜农秦师傅,他说挑了最新鲜的,不要钱这里有生长于武汉的顺丰速运快递小哥汪勇,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不惧危险,用善意的谎言瞒过家人,分身为快递小哥、滴滴司机、饭店老板、程序员,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转,为一线的医护人员排忧解难,他说每一个人都是拿命在扛,在这场疫情中每一个付出的人都是英雄这里有山东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环卫工68岁的袁兆文大爷来到地方派出所,留钱不留名,匆匆放下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万多元钱,并留下一张纸条:“给白衣天使加一点油。东港环卫”;这里还有四川省第二批派往湖北的医疗队临出发,一位送行丈夫对坐在大巴车里整装待发的护士妻子大喊,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全包了”……类似这样的话语,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生动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铿锵有力,地有声,振聋发聩,又令人泪目。的确,凡人金句,医者仁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灾难面前,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志愿者、滴滴司机、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等普通人们全都义无反顾地入了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用不屈、无畏、隐忍点亮城市里的微光,用忙碌、劳累、超负荷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用平凡、勇敢、有担当的灵魂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这点点滴滴的作为,这大大小小的事迹,这些温可鉴的语言和行为,象夜幕里的繁星,划破暗空,照亮前程,筑就了人间感天动地的大爱和大义。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有的只是一部分人的义无反顾。”是啊!这些可歌可敬的人们,他们也只是世上的平凡人家,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会哭会笑会害怕会欢喜;他们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丈夫、妻子、父母,孝礼,懂廉义,明白疼痛和危险。但是!面对席卷而来的疫情,他们胸揣家情怀,心系灾区民众,用民族的大义朴实的行为,牵手连接起武汉千家万户的情感往来,安抚着武汉人民焦虑受伤的心灵,点燃起武汉人民心头的那盏明灯。在危难面前,他们舍小家保大家,逆向穿行,用不平凡的行为和担当、勇气和善良、无私和团结,用一份份微小而灼热的力量,默默地传递着自己的温暖,搭建出武汉这座城市的生命动脉,向着世界宣告:武汉,不仅仅有眼泪和创伤,也有着感动和温暖。

  冬冷峭,傲梅凌霜。灾难初始,面对猖獗的病毒,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用壮士断腕的坚忍和悲壮,为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赢得了战胜疫情的时间用令世界赞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十天建设起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十三天建设起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国难当头,一方有难,定当八方支援。疫情风暴中,当获知医疗装备告急,国内外爱心人士爱国企业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途径防护服、护目镜、无菌口罩、手套鞋套隔离服手术衣等医疗物资及爱心钱款捐赠给武汉,它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全世界个角落,向武汉中心汇聚,有的甚至用国际航班或者国内包机航班运送抵达;当获知医院人手不足,一批又一批业务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省市地区紧急驰援到武汉这个疫情风暴眼,争分夺秒地展开病人救治;当获知武汉生活保障物资告急,全国的物流“铁军”立刻实时、动态地进行运力调配,装卸、承载、运输,日夜兼程,“逆行”万里,源源不断地给予增援,顺利地连通了武汉地区的资源保障生命线。除此之外,还有一群群默默无闻坚守的人,他们不是医者,拯救生命危难;他们也不是战士,守万家于平安。但他们防疫情之扩散,为筑疫情之防线,服从于国家指挥无怨无悔地驻坚守,做好本职工作,为防疫助力;他们听从于国家号召,安静本分地宅家坚守,护好家庭亲友,不为防控添乱;他们听从于国家呼唤,没日没夜地抵御疫情,互助社区成员,肩挑防灾责任。这些城市的守护者,他们倾其心力,竭尽所能,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如涓涓的细流,将自己的体温熔铸进武汉这座城市的肌理中,让武汉这座城市的温度与中国每一片土地的温度,彼此相通,彼此关连,他们用同是中国人这五个大字熔炉淬炼成了中国力量,打造了中国温度,并告知世界:疫情之下,国人抱薪举火,每一座城市都不会失去它的温度,因为中国是每一座城市最坚强的依托!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年当中的已然来到。窗外望去,处处是柳枝吐绿,草木泛春,花儿绽放,鸟儿鸣叫,那片片萌动的绿意,那点点生机的勃发那抹抹生动的艳红那声声生命的律动,仿佛在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看,风吹过,犹在,举目花枝俏!

  武汉,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在这里,本就没有什么超级英雄,有的只是些普通的民众,但他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守得云开见月明”,那点点光早已璀璨星河,正照亮着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瞩光已现,希望就在前方……(文/艺术学院  李霜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