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继续教育学院迅速反应,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学院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同时,加强所在校区各方人员排查工作,落实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自2月2日起,学院又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布置再安排,不留死角堵塞漏洞,杜绝一切形式的安全隐患。
设立党员先锋岗,一名党员一面旗
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学院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忠诚与担当投身于疫情防控第一线。自2月2日起,学院在所辖青山园校区和青山路交工宿舍小区的门卫上,分别设立党员先锋岗,及时妥善处理好疫情带来的影响,保障学院师生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严防疫情在校园扩散。
同时,学院领导带头带班值守,每人连续值守5天,且在防控力量较为薄弱的青山路宿舍小区坐镇领班。每天另外安排3名党员在校区门卫做好值班、防控、宣传工作。他们分别面对校区和宿舍小区进出车辆管制、公共区域清洁消毒、重点人员排查筛查、测量体温、督促戴口罩、动态监控、信息数据报送等工作,党员们敢亮身份、作表率,勇于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敢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面对少数群众的防护意识不强和不听指挥(如出门不戴口罩和情绪波动)等现象,党员们会耐心主动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宣讲疫情防护知识,呼吁大家少聚集、少外出、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科学防控,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为国也为家。
辖区封闭管理期间,以张献水为负责人的后勤团队,为家属区邓囯俊老教授家维修客厅吊灯;为邓明荣教授家更换电表箱,总空气开关;为青山园校内教工宿舍一栋402室郑培根老师家门口维修路灯;为青山路家属区聶慎老师家维修水龙头等等,这些形成了疫情防控党员突击的榜样力量。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确保管控、劝说到位,在抗击疫情的全院广大党员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健康之墙,用实际行动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形象。
人员进出必查必检,筑牢第一道防线
学院所辖的青山园校区、青山路交工宿舍区共有教工住家201户。校区、校区门卫,是学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而做好师生健康监测,成了学院确保区域内防控的重要职责。
为此,学院安保人员全员出勤、全天候值班。以晏友清为负责人的校区安保团队,在以门岗、办公室为家,日夜守卫。他们安排专人每日统计校区内的师生员工每天所在地、身体状况等信息,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公布温馨提示,请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做好校园防疫,尽量减少外出。同时,在青山园校区人员、车辆各设1个通道,在青山路宿舍小区人车共用1个通道。每个通道2人值班,夜间22时实行关门全封闭管理。对区内住户实施出入卡管理,对不住在校区内的教工亲属进行说服,阻止进入。对行动不方便进出的住户老人,其院外家人送生活用品、蔬菜等物资来但又不能进入的情况下,他们安排人员送达到住户家中。对所有进入两个区域的人员一律按照监测体温登记备案后,坚决做到“逢进必查、逢出必检”。
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按学校统一安排,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对口罩、一次性手套、84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体温枪、温度计等疫情防控物资进行必要储备。同时加强了防控责任区的消毒杀菌工作,不断强化防控责任落地见效。
以张献水为负责人的后勤团队,在疫情防控中确保两个区域的教工用水、用电的安全,安排区域喷杀消毒液;加强公共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及主要接触部位消毒,如:办公楼走廊、楼梯、卫生间、公共通道的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加大消毒频次;组织队伍每隔三天在青山园校区及青山路家属区进行84消毒液喷洒。对园区绿化带、景观园林内灌木丛、楼宇周边的排水沟进行全方位消毒,提醒师生勤洗手,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教育学院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主动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实际行动,为全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贡献力量。(文/胡星 编辑/姜莹 审核/喻春龙 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