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学校召开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员大会。我校副校长邓辉,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王卫红、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尚蓬勃、宜春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丁嘉慧应邀参加会议,各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校团委、研究生院、校友办、附中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创业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会议由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彪文主持。
邓辉指出,我校高度重视“互联网+”大赛,要形成全校上下协同互动推进大赛的工作机制。他希望各单位充分认识竞赛工作的抓手地位和指挥棒作用,将竞赛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推进项目培育机制的健全,我校有基础、有潜力、有希望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在大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他对赛事提出了制定“互联网+”大赛的规划、申报项目数量达标、分类培育项目、细化工作方案、强化项目指导等具体要求。
刘彪文重点分析了大赛的变化特点,即参赛项目以科技类为主,项目主体由本科生向硕士生、博士生转变、校友项目参与度高。期待各学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大赛,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大赛,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互联网+”大赛氛围,为建设双一流高校、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声誉助力。
王卫红讲述了大赛概况,对“互联网+”的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结合金奖项目进行分析,指出项目新颖性、创新性及打磨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选题思路与培养方案、学科培育工作举措,为我校准备大赛提供了有益借鉴。尚蓬勃解读了青年红色筑梦赛道板块,从赛道要求、特点、评定指标等多角度,多维度对赛道进行了讲解并给出备赛的建议。丁嘉慧对国际赛道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享了宜春学院取得国际赛道金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校做好竞赛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吴朝阳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承办高层次赛事,建设高质量导师队伍、打造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借助校友力量等方面汇报了本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白耀辉指出各类竞赛的重要性,并从学院、学生、老师三个主体介绍了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具体做法。两个学院的经验分享,为其他学院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方法遵循和借鉴。随后,创业教育学院副书记王芳就大赛的具体工作任务做了部署,要求各学院积极完成申报项目指标,遴选出种子项目,并进行重点培育。
(文/徐捷 廖金燕 图/杨振荣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