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19年第十二次学习会议,王乔、刘小丽、杨建林、邓辉、王小平、欧阳康、袁雄、许基南、王金海、彭清宁出席。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金海主持学习会。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鹏教授来校作题为“区块链的发展与机遇”的报告。
陈鹏指出,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比特币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区块链应用,是区块链技术的起源点,但现在的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范式在发展,具有开启价值互联网时代,和意义转向的重要潜能性。陈鹏讲到,区块链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一”“二”“三”。“一”是指一个词概括,即分布式账本。“二”是指两个核心特征,即自治与可信。自治体现在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网络,不需要任何所谓的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都各自独立地记录网络信息,按照自己的策略进行各种网络操作;可信是因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保证网络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是真实、可靠且同步的,任何试图篡改信息的做法都不能得逞。“三”是指密码学原理、数据存储与代码执行结构与共识机制。
陈鹏提出,区块链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比特币;第二个阶段是以智能合约应用为典型的以太坊应用;第三个阶段就是目前正在向社会各层面的一种渗透。区块链已经应用于金融、知识产权、确权、监管等领域,各国都已经将区块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或者监管的视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都还是在积极鼓励区块链的发展。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0月24日关于区域块的论述中,陈鹏指出,中国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定位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核心方向在于“共享优化、降本提效”;关键在于“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目标是通过“区块链+”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重点任务是完善“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民生”、“区块链+智慧城市”、“区块链+政务服务”等方面。关于区块链的保障措施,陈鹏讲到,保障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二是要推动协同攻关,三是要加强标准化研究,四是要加快产业发展,五是要构建产业生态,六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要加强监管。
陈鹏强调,区块链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政务领域、金融领域等方面,并简要提出了我校发展区块链的一些设想和对于区块链核心的几个观点:一是忘掉比特币、忘掉以太坊;二是Libra的挑战以及中国政府的正式入场,启动了全球区块链新时代;三是跨境结算与支付是国际在区块链领域竞争的主战场;四是区块链核心技术与标准化是焦点;五是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是硬实力;六是区块链与数据重塑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经济活力是挑战。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各机关党委各支部书记、各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学院院长,分管教学、科研副院长参加了学习。(文/万宏辉 图/孙坚 编辑/姜莹)
【延伸阅读】
陈鹏,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理论、操作系统与区块链。2011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兼任鹏城实验室特聘教授,全国信标委软件系统工程领域的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家庭健康专委会委员,雄安新区发展中心特聘顾问。近些年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负责国家标准2项,专著3部。此外,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在科技大数据、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等领域负责了2项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入选国科人才(2013),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奖(2019)。在区块链领域,著有《区块链本质》一书,并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自主区块链平台和多项区块链应用的研究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