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18时30分,江财学子们期待已久的“一二·九”大合唱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抚今追昔,在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而在84年后的今天,江财学子们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新时代的展望。
在今晚,我校的各个学院纷纷用歌声展示了自己学院的风采,人文学院的同学们也带来了出彩的表现,一首《春风在大地上行走》,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如春风一样的时代华章,最终荣获比赛二等奖。而在这荣誉的背后,往往少不了在台前幕后忙碌的工作者们的努力。
“不留遗憾,全力以赴”
作为人文学院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钟晨阳同学几乎每次排练的时候都赶到现场,陪伴同学们。在长达一个月的排练安排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同学因为生病或者课程冲突无法参加排练。面对这种情况,钟晨阳同学就会尽力去协调大家的时间,对无法参加的同学,他也会让其他同学课后能够辅导、帮助请假的同学。“一·二九大合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去”他很认真地说道。
而在演唱服装的准备上,他也是尽心尽力。“虽然今年的服装新款式不是很多,但是我们还是挑中了符合我们风格的这一套。”他面带笑容地说:“当时还有别的学院也看中了这一套,不过还是被我们抢先订了。”在接受完采访之后,他又在为大家最后的彩排忙碌起来。
“繁杂琐碎,细致做好”
在长达一个月的排练过程中,青协和文艺部的其他同学也付出了很多。点到、排队、调整钢琴、拿衣服,这些繁琐的工作,他们从未出现过一丝差错。
“我的部委们都很可靠,他们都很棒!”钟晨阳自豪地说道。文艺部的段广斌同学自己也要参加排练,但他每次都不忘带一只装满热水的热水瓶。他说:“我们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只要能给排练的同学们带来温暖,我们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青协的志愿者们也在合唱工作中积极出力,在合唱的前一天,青协副部尹昊、文艺部副部田嘉伟、实就部的万雯涛、大自委的刘小峰等同学就前往蛟桥,为参加合唱的同学领取定制的服装。在合唱结束之后,志愿者们还负责了服装的回收工作。
“嬉笑怒骂,皆为演唱”
同学们的合唱水平有如此大的进步,自然离不开声乐老师的悉心教导。作为指导合唱的老师,来自艺术学院的高雅倩学姐同时还要肩负艺术学院研究生表演队的指导任务。但是在人文学院的每次排练中,她都尽力协调出时间来指导。在大家练习得好的时候,她和大家一起开心一起笑;在大家演唱出现问题的时候,她也会坦率地指出大家的问题所在,并鼓励大家不要灰心。
在这一个月的相处中,她的真性情让大家的练习氛围不再沉闷,她的专业指导也让大家的合唱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同学们都亲切地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姐姐,认真地完成她布置的每一个任务。
“暖心来访,温情慰问”
在合唱排练过程中,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尚勇、院长尹忠海、党委副书记李援、分团委副书记殷薇薇等学院领导老师也不时来到排练地点,给正在排练的同学们加油打气。老师们的鼓励和动员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让同学们倍感温暖。
合唱比赛当日,李援书记和殷薇薇老师更是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为即将上场的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青春无悔,自信人生”
在合唱比赛结束之后,身着华美服装的同学们卸下自己的妆容,回到寝室休息。而谈起这一个月来的排练时光,他们说:“有些累,但更多的是不舍;有些辛苦,但更让人记住的是欢笑。”他们在排练中准备演唱,在演唱中挥洒汗水,在汗水中拥抱青春,在青春中怀揣梦想,在梦想中心怀天下。
有理想、有责任、有抱负、有担当,人文学子们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文学子们的努力终得回报。
“一二·九”大合唱结束了,但追逐梦想的人文学子们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感谢台前幕后人员的辛勤工作,感激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也期待来年人文学院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文/人文学院 袁方其 编辑/耿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