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清晨七点二十分,阴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寒意,但麦庐大礼堂门外已然有一群人在等候,他们是为晚上人文学院迎新晚会提前准备的学生会同学们。
在礼堂中,演职人员为了精进节目,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早早来到礼堂进行彩排。穿着襦裙的舞者,挥舞着飘逸的红绸,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展现;跳拉丁舞的同学,一次次的排练,只为了提高整体的协调度;话剧组的同学们重复着烂熟于心的剧本和走位;乐器表演的同学反复检查乐器的音色音质,调试好每一个音弦,抓紧最后的时间与乐队中的其他人不断磨合,以演奏出更加和谐的音色。
人文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殷微微也早早来到了会场。她观看彩排,控制节目流程,指导道具组定点,安排节目灯光,详细的告诉每一位演职人员如何能够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无论多累多苦,她一直都陪伴着同学们。
还有那么一群人,他(她)们在台前台后不停地忙碌着。从早晨开始,工作人员们就陪伴表演人员一同彩排。台前布置组,用上百个气球布置会场,打气打到双臂发酸,吹气吹到脸颊涨红,他们依旧没有一句怨言。后台道具组,需要时刻全神贯注,将需要的道具快速并且准确地放到指定的位置,长时间的站立,无止境的消耗着同学们的精力,但他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曾经在台下的我只会注意到舞台上的表演,而当自己真正成为了道具组的一员,才终于懂得了其中的不易。”一位道具组人员如此说道。
当观众们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时,网新办的同学还需要时刻关注、审核评论,屏蔽不恰当的内容。同时,他们还要注意节目流程,播放背景屏,这都需要极大的集中力与耐力。晚会大屏幕上播出的人文家庭日常视频,也缺少不了同学们辛苦的拍摄和剪辑。一张张图片,一个一个小视频,记录着19级的同学们入学以来的感受,展现了同学们军训训练、129大合唱排练、以及在图书馆学习时的平凡而又值得记忆的光影。
当晚会圆满结束后,无论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台后工作者,他们都是值得骄傲和赞扬的胜利者,同学们热情的掌声、激烈的欢呼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带给了同学们这样一场激动人心的视听盛宴,也希望在参与了这样一场大家齐心协力准备的晚会后,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又能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开启更加辉煌的人生华章。(文/人文学院记者团 张文怡 袁方其 编辑/王琢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