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经济学院实践部在麦庐园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以“创青春训练营”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主办方特邀经济学博士、CPA、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张鹏作为嘉宾,为同学分享他关于学术方面的经验与建议。
讲座开始,张鹏老师以他大学时期的故事为引,激发发同学们的兴趣。在正式进入主题内容后,张老师首先说到,如何运用经济学中“经济理性人”的思想正确选择学术之路,关键在于态度和兴趣。他提到,做学术不能抱有功利心态,学术研究的深浅程度并不与收入成正比,而只有对学术保持严谨的态度,同时结合自身兴趣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达到学术的“利益最大化”。接着张老师通过经济学历史以及经济学家的故事,讲解了“学术的诉求不是博学精修,而是对现有的知识总量进行突破创新”这一观点,他提到大学生做学术的意义在于实现在同龄人中难以达到的成就,提高自身稀缺性,以此来启示同学们应该如何选择的学术项目。之后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现有的大学生学术研究项目以及不同类型学术项目的具体完成过程,着重讲解了选题原则中的“价值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强调选题既要从实际出发,选取亟待解决的课题,也要在观点、角度、材料等方面具有新意。张老师还指出了在往届教学中遇到的选题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选题要求。最后,张老师分析了大学生研究学术能得到的收获以及现在选择学术之路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在这次讲座中,张鹏老师分享了文献综述的撰写、数据和文献的搜集网站以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等许多实用性技能和资源。同时张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许多经济学原理和自身经历,现场氛围轻松活跃,不少同学表示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对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扬学术之风,展青春风采。经济学院开展本次讲座,在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进行的预热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实际意义有更切实的了解,并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的热情,鼓励同学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学术竞赛,发扬“探索真理、创新思想”的学术精神。(文图/经济学院 刘妙洁 刘伟铭 编辑/白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