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法学院记者团于法体楼Q306举办经验分享会。本次会议邀请记者团前任部长李元成主讲,旨在交流工作经验,帮助记者团委员们提高写作能力,并激发工作积极性。记者团全体成员积极参与首次经验分享会。
会议伊始,李元成向同学们讲述了自身工作经历和想法,并分享了在记者团工作的趣事。他总结到:“曾经在记者团工作的两年中,我感到十分艰辛,但卸任后却十分怀念。”他的诸多经验引起了记者团成员们的共鸣,拉近了三任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也让与会人员更加期待接下来将分享的内容。
随后,李元成步入本次分享会的正题,向在场同学们讲解时事评论类文章的写作技巧。他希望委员们在记者团学会的不仅是新闻稿的写作,更要掌握文艺稿的写法。李元成从起源、特点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讲述,并以人民日报的《香港需要建设力量》和喻春龙老师的《人生就是不断地补课》等几篇文章,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个钩子,两头呼应,三点意见”的写作要点。针对我们在日常新闻稿写作中的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写文章要大气,不要仅仅局限在小视角里。何谓大气?就是语句凝练,不写废话,眼界开阔。”随即,他向委员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浏览公众号等文章时,看到好词好句可以复制粘贴至手机备忘录,需要时输入关键字词搜索,即可轻松得到相关讯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元成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导委员们从日常中积累,从点滴中进步。
短暂休息后,李元成继续向同学们讲解采访稿的写作技巧。不同于前者的直接教学,他先请有过采访经验的委员们分享自己在写采访稿过程中的积累和不足。聆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他再针对遗漏的地方继续进行补充,同时对概括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如此一来,同学们的问题和疑惑被稳、准、狠地逐个击破。最后他还为同学们总结了叙事文章的“起”与“合”。李元成的讲解,令同学们获益匪浅。
会议已接近尾声,记者团现任部长林菁和金斌海进行总结,针对记者团小委员们在平时任务中出现的纰漏给予指示,同时表达了对今后工作的期待。记者团第一次经验分享会在与会人员的如潮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经验分享会,不仅有助于小委员们今后在记者团的工作,鼓励小委员们在生活中找寻写作的乐趣,更增进了记者团委员们的感情,提高了记者团的凝聚力,有利于传承并发扬记者团吃苦耐劳,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对今后法学院宣传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法学院 袁琪 编辑/宛佳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