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学生代表和党员代表在财税大楼105会议室集中观看“最美人物和红色故事进校园”宣讲报告会。观看结束后,同学们都被宣讲会的故事深深打动,纷纷写下心得体会,字里行间皆是真情实感,令人触动。
学生代表
公管192班李佳钰:昨天下午,我有幸和同学们参加了学院在财税大楼一楼会议室举办的“最美人物和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经过一下午的熏陶,我感受颇深。
在小平小道的讲述者的娓娓阐述中,我仿佛看到了小平爷爷一次次徘徊在小道上思考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神情,感受到了其高超的思想水平和深刻的自我追寻。知道了中国开拓探索的不易,我们更应珍惜当今一平一安、一富一强的不易。
在社区工作者的阐述中,我了解到了现今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社区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在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老师的叙述中,我体会到了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大爱,因为他们,乡村教育才会生生不息,为孩子们带来文化之花。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牢记使命,懂得感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这个社会,让中国更加美好!
公管195班肖渝:闻一多先生曾说过“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我一直为我国的文化和精神感到自豪。而昨日有幸观看了“最美人物和红色故事进校园”宣讲报告会,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先烈红色精神的难得与不朽。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坚持坚定追理想,最美人物为我们做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榜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递红色基因,向先进人物学习,将这崇高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公管192班辛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两小时的宣讲会,让我受益匪浅,既懂得了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又明白了不能虚度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在深入了解支月英先辈三十六年坚守山村,用自己的青春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的感人事迹后,我感触良多,思绪万千,开始反思自己曾经虚度的时光,自己如今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是时候从先辈的手中接过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了,所以从此刻起我便立志向最美人物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坚毅品质,同时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有一份热便发一分光,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的号召,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以青春告白祖国,让青春不负时代。
党员代表
公管164班赵凌筠:“日月不语,是一种奉献的等待,等待一切结束后重新燃起的希望;历史不语,是一种凝重的等待,等待命运茫然惆怅之后的收获。”面对生活中的不易,即使耳目染疾,也坚守初心和身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奉献中升华人生价值,坚持自己的那份初心,为民服务,为职业挑起属于自己的那份担当,寄托希望,做好红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公管161班钟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看完“最美人物和红色故事进校园”最大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初心,都有他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听着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他们是国家的担当,坚持不懈做着他们热爱和投入生命的事,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公管173班罗玉洁:昨天下午我们一起观看了“最美人物红色故事进校园”宣讲会,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支月英老师的事迹了。一生只为一事来,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到“支奶奶”,39年坚守在乡村小学,支月英奶奶用她最美好的39年默默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因为环境的艰苦,地势偏僻,医疗条件差,支奶奶一只耳朵失去了听力,一只眼睛失去了视力,但她依然恪守初心,毅然决然留在了澡下镇,教出了两代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远远超过了她自己,她是最美教师,“龚全珍”式的好干部,是我们敬佩,学习的榜样!
公管172班柳慧:“总有一种精神,历经沧桑,在天地间熠熠发光;总有一种力量震撼心灵,在心底里温暖你我。总有一群人,在人们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坚守,在那里发光发热,让美丽绽放,在平凡中彰显伟大。一个个红色故事展现的是一群群甘于奉献的人的高尚情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理应向之学习,并发扬光大。
公管162班戴鹏:为了给乡村孩子带来知识的光明而坚守大山几十年的最美乡村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这一辈子,不一定要做好很多事,只要尽力认真做好一件事,活着就是价值。”支月英说,“生活中有太多的坚守,生命中有太多的坚守。哪怕现在我只剩下一只眼睛有视力,一只耳朵有听力,我也将坚守……”作为青年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向老师学习,无私奉献,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行。(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郭卿泽 编辑/刘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