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围绕“色彩+魔力”的主题,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彩虹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与贵州省罗甸县逢亭小学的孩子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得了日常生活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度过了充满“魔力”的一天。
伴随着孩子们的问好声志愿者们走进了教室。今天小营晨读的内容是大家熟知的《明日歌》。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先是跟着一起朗读,之后跟随着音乐将《明日歌》唱了出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日歌,教会了孩子们今日事今日毕,不可从小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大营一样采取了朗诵加演唱的方式演绎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孩子们朗诵“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喜悦,远处传来了阵阵蛙声。“七八个星天外”的静谧与安逸“两三点雨山前”的和谐与舒适全都体现在了孩子们的朗诵与歌声当中。
今天的“颜色+魔力”主题课,是用实验串起来的,让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生活现象,了解科学道理,学习理论知识。最开始是大营的“彩虹杯”实验。志愿者准备了两个杯子,每个杯子里面加了相同的水量,在一个杯子里面加了盐和蓝色的色素,另外一杯加了黄色的色素。当志愿者提问孩子们把蓝色的加了盐的液体加入黄色的液体会变成什么样子时,孩子们都回答绿色。当蓝色液体沿着吸管流入黄色液体的底端时,出现了颜色的分层,下面是蓝色,上面变成绿色。之后孩子们分分自己做了实验,做出分层的彩虹杯,实验十分成功,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小营开始了吹小怪兽的游戏,将颜料滴在白纸上面,用吸管吹颜料,把颜料吹开,然后大家在颜料上面贴上小表情,大家的颜料吹画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做出了不同色彩的不同寓意的吹画。
课间休息后,孩子们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志愿者解释其中颜色分层的原理,并且根据大家混合出来的颜色,让大家自行完成颜色的三原色的圆圈图——红、黄、蓝,并最终将三种颜色调成黑色。之后带领大家制作彩虹小陀螺,在白色的卡纸上面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在圆圈的中间插上一根短吸管,彩虹小陀螺就制作好了。在旋转前,小朋友们纷纷猜测旋转着的彩虹小陀螺是什么颜色的。黑色,绿色,黄色等等答案层出不穷,最终的答案却出乎大家的意料——白色。上午的“主题+”课程的实验,让大家看到了有趣的实验,感受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下午的兴趣课,小营开展了有趣的布贴画,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也运用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出了一副又一副的作品。大营的兴趣课是实验课,有醋和苏打“吹”出的气球,有利用浮力和压力制作的乒乓球“小魔术”,有使用废旧矿泉水瓶创造的小火箭。孩子们在观看科学实验的同时,也学会了科学理论知识。
逢亭有风,你们有我,希望之种,静待花开。(文/江西财经大学 王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