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那山,那人,那城——记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暑期调研圆满结束



  群山重岭出龙岩。作为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长征出发点之一,龙岩是福建省的骄傲,也是全国的骄傲。来到龙岩,大自委新时代青年思想调研团共走访古田、才溪、汀州三处红色遗迹,探寻闽西红色文化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

  一路走来,身处龙岩的城,看向远处的山,想起过去的人。不得不说龙岩早就与红军结下不解之缘。

  那山哺育着红军;那人成就着红军;那城铭记着红军。

  古田:寻根溯源,依山傍荷



  一到古田,我们就被四面的山岭所包围。山是有灵性的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地给予红军力量,红军守着人民,而山岭守护着红军。

  整个古田会议旧址依山而建,面向荷塘。山上树木高耸,塘中荷花正艳,在两者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字高高耸立。这原为廖家祠堂,建成于清末,在民国以后改建为和声小学(后改名为曙光小学)。会址门口有两副对联很是醒目。靠里幅(上联:万福攸同祥绵世彩,下联:源泉有本派衍叉溪,横批:北郭风清)为建祠所刻,与本次红色溯源之旅不谋而合。靠外一幅(上联:学术仿西欧开第子智识,下联: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风)为1917年改和声小学所刻,表现廖氏家族骨子里传承传统文化,也吸收西方文化。在当时的年代提出这样的见解,表现出廖氏家族的开明。旧址内参观人员众多,可见红色精神对人们的感染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才溪: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



  历史上的才溪乡涌现了很多抗战将军,因此也被称为“将军之乡”。但眼前的才溪荷香阵阵、水清成带,让人无法与过去的峥嵘岁月联系起来。

  1951年谢觉哉率领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寻访老区,询问才溪情况时,才溪村的干部群众自豪地说:“已联系上的红军老军,军级有九名,师级有十八名”从此才溪“九军十八师”美名享誉全国。但才溪的将军实际上却是大于这个数。“军”不是九位而是十位,“师”也不是十八位,而是二十一位。

  在众多将军中,王直将军“不忘初心”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也提过。当年王直将军回才溪路过古田的时候,路上被乡亲们的奔驰等豪车堵了路,老将军的警卫员就有些不耐烦,王直将军说:“当年我们干革命不就为了让人民富裕起来,我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应该高兴才对”。王直将军透过表象,挖掘出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敬佩。

  长汀:千年古城写春秋,红色印记续传奇



  “天下之水皆东,惟汀水独向南,南,丁位也。”早在汉代,这座古城就屹立于此。长汀如金瓯般,被安放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盆地中,汀江如玉带般穿城而过。

  “红旗翻越过汀江”,长汀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那是一个燃烧激情的岁月,他们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聚集在此,使这古城风云际会,流光溢彩。从1929年到1934年,几年时间,作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的长汀,经济发展繁荣。据说当时在上海能买到的货品在长汀几乎都能买到,于是长汀便有了“红色小上海”的美誉

  原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不远处便是汀州古城墙。这面筑于唐代的古城墙,见证了长汀的兴衰荣辱。我们登上城墙,从上望去,远处是城外隐现的一片小山,眼底是缓缓流淌的一道汀江。当年,共产党就在这座城墙上隔着这条河与对岸的国民党枪战。悠悠汀江水,流淌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精神。

  青山不变,人已不在,但城已经跟着新中国进入新时代,将建设得更加美丽。传承红色精神,谱写时代篇章。有着红色精神的滋养,中华民族定将实现伟大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