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青山凝碧曾是血 绿水流辉应为魂——记大自委新时代青年思想调研团才溪站



  713日上午,大自委新时代青年思想调研团在学工部(处)柯峤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本次暑期调研的第二站——才溪乡。

  历史上的才溪乡涌现了很多抗战将军,因此也被称为“将军之乡”。但眼前的才溪荷香阵阵、水清成带,让人无法与过去的峥嵘岁月联系起来。



  首先,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纪念馆由毛泽东《才溪调研》纪念馆、“九军十八师”展览馆、才溪英雄烈士馆、今日才溪馆四个馆组成。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们了解到毛泽东在赣南宁都会议后被免掉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虽处逆境,但不气馁,转向才溪村继续进行革命工作。在此期间,毛泽东深入贫苦农民家中调查,其中留下一个衰坑改名的故事。才溪乡西面有一个极其贫困的小山村,外村人认为山村贫穷悲惨是因为村运衰退,因此就把这个村叫“衰坑”。毛主席知道后说到:“村里有这么多人参加红军,各项工作又搞得很好,怎么会衰退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一定会发达兴旺,不如改叫‘发坑’。”此后发坑逐渐发达起来,村里后面还出亿万富翁。



  1951年谢觉哉率领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寻访老区,询问才溪情况时,才溪村的干部群众自豪地说:“已联系上的红军老军,军级有九名,师级有十八名”从此才溪“九军十八师”美名享誉全国。但才溪的将军实际上却是大于这个数。“军”不是九位而是十位,“师”也不是十八位,而是二十一位。



  在众多将军中,王直将军“不忘初心”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也提过。当年王直将军回才溪路过古田的时候,路上被乡亲们的奔驰等豪车堵了路,老将军的警卫员就有些不耐烦,王直将军说:“当年我们干革命不就为了让人民富裕起来,我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应该高兴才对”。王直将军透过表象,挖掘出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敬佩。



  随后,我们一同瞻仰了光荣亭。树立在才溪村老圩坪中间的石碑上刻着“我们是第一模范区”,彰显着才溪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光荣成就

  实地走访才溪,深入学习求真务实的革命传统。调研团全体成员将继续秉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真理,追寻红色足迹,探求闽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下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