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暑期实践“三下乡”修水队来到到集修水文化风情于一体的鹦鹉街,开展了“一街承文化,一纸诉真情”街头采访活动。鹦鹉街的人流量之多、历史之久,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修水的发展与文化风俗,队员们不仅仅是身临其境,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收集了生活在修水的人们对于修水的发展和变化看法,以及对家乡发展的新的期望。
一到熙熙攘攘的鹦鹉街,就能听到带着乡音的叫卖声,看到热闹的小巷子、老街头,它们都承载着修水老一辈人的记忆和修水悠久的历史。当然,在这样一条现代化与历史气息相结合的步行街里,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商店、餐厅到处都有,修水的传统美食,哨子、香艾糯米果、老面包子也一个都不少,这里是修水人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鹦鹉街不仅是属于当地人的热闹,它的繁华也为修水打响了名号,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只为感受那份属于修水人的热闹。
“一街承文化,一纸诉真情”街头采访活动在鹦鹉街展开,将想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寄托美好愿望,以活泼有趣的形式,用纸笔来书写对修水近些年变化的感受,以便利贴传达修水人对家乡的期望与祝愿。收集的众多便利贴内容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家认为不论是建筑、交通、商贸的变化发展,都让修水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修水也因此发展的更好了。而更多的人希望修水能够利用宁红茶产业将经济发展的更好,也表达了对家人的祝愿和未来生活的期许。便利贴留言传达了修水人民的幸福感,也表现出了他们对未来修水、未来生活的向往。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们探讨分析了修水的未来发展问题,了解到修水不仅要利用和发展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满意程度,更要结合传统文化、历史景点来保持和提升修水文化历史底蕴,让修水景更绿、水更清、人更好、文化更深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修水,大境天成,未来的修水一定会更好。(文/外国语学院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