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老区群众时的再次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社会学习的结合,经济学院组织师生,从7月4日起前往吉安市泰和县各乡镇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专业实训活动。
本次专业实训项目主题为“要素流动视域下乡村振兴模式调查——以江西泰和为例”。调研活动由康静萍教授和杨勇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来自经济学院各年级共31名同学参加此次调研。调研主要围绕各地乡村振兴的模式、产业扶贫项目及成效、村民土地流转、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及农村产业转型等。在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组重点考察了螺溪镇佳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东部战区空军与江西铭宸集团共建蔬菜保障供应基地(螺溪镇乡村振兴协作项目)、三都镇保全村、禾市镇丰垅村等,并考察了世界灌溉遗产,“江南都江堰”——千年水利工程禾市镇槎滩陂。
本次调研基于指导老师和学生在研课题,在几天的调研活动中,同学们深入基层,考察各乡镇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不同举措,听取乡镇干部和上级驻村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经验总结,并深入村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民的视角了解村民对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反馈情况。尽管夏雨阵阵,但同学们的积极性未受影响。每天下午返回后,同学们带着了解到的情况回到住处,对当日的活动进行总结。
在调研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各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省驻点扶贫工作人员、乡镇领导和企业主管都给予了很多帮助。通过调研活动,让同学们从政府、企业、村民等全方面视角了解乡村振兴的背景、举措和意义等,不仅从书本上了解乡村振兴原理,更从实践中充分理解乡村振兴的运作,深化了对所学知识和相关问题的理解。
经济学院组织本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打开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而且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切身体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文/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