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通过找症结、强动员、抓落实三个方面工作,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结构性地提升了四六级考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学生工作基础,促进了学风建设。根据教务处历年发布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通报,艺术学院近年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人次为:2016年61人,2017年97人,2018年已达119人。自2017年学院实施英语专项提升学习计划以来,艺术学院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人数和比率得到了显著增长,其中2018年全年英语四六级通过119人(四级100人,六级19人),比实施专项计划前接近翻一番。同时,在学院近两年研究生推免工作中,满足英语成绩条件规定的学生人数大幅度提高,一改往年人数不足指标浪费的现象。2018年符合推免条件申请者共28位,人数较去年大幅增长;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也达到37人,比上一年度提高四个百分点。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比率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10个推免指标中学生党员占据7席,28名申报者中党员占据15席,15个入围名额中占据8席。
反复调研找症结
2017年至今,学院每年随机抽取近30%左右的本科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有83%的同学认为大学阶段学习比较重要,同时学院大学生对于专业能力(90%)、英语能力(65%)和创业能力(67%)的关注度比较高。基于问题意识和学生发展需求双重考虑,经过在学生中反复调研,学院认为,之所以导致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人数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一是学院学生底子薄。高考艺术类招生分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从生源特点来看,报考者不外乎兴趣使然或文化成绩偏弱等缘由,加之艺术考生英语成绩没有任何限制,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水平不高成为影响大学英语成绩提升的主因;二是学生认识不到位。学生入学后,专业课学习压力较大,英语的发展作用不明显,导致学生学习结构失衡,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此外,艺术学院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同时崇尚自由、纪律意识和主动性不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我认知;三是学生成绩结构掌握不足。出于艺术生学业偏弱的惯性认识,学院暂时未对入校的英语成绩逐一进行梳理,导致一部分在高中阶段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入学后没有及时抓紧英语补课,从而降低了自我要求。四是学习激励氛围缺失。从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本人来说,对于日常英语学习融入不够,存在整体学习氛围不够的现象;从学院层级来看,学院各类制度设计并没有凸显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千方百计强动员
通过调研,学院认为,要全面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应把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提升作为关键一环,学院、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本人四个层面需要协作联动,通过会议、班级、媒体、朋辈等,共同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力。一是组织强调。学院主要领导反复讲,广泛发动师生。通过党政联席会、新生入学教育、周教师例会、周班主任工作例会、学生干部例会、团支部例会、班会等各种会议,持续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二是氛围营造。学院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定期向学生推送英语学习辅导资料、学习技巧、学习心得等相关内容,丰富学习资源;三是班级发动。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中加入英语学习的专题,让学生刚进入大学就引起重视;四六级报名和考试前夕,学院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调动学生准备考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朋辈劝说。学院大力开展朋辈教育活动,选树典型,并邀请校友前来宣讲,讲深讲透英语学习对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导中学、导中教、导中长,形成以学促导,以导促学的良性互动。
多措并举抓落实
行胜于言,学院多措并举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坚持党员率先。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作用,艺马先锋班全体学员在每天的晨跑后开展英语晨读活动,他们拿出英语课本、单词本认真学习,有的大声背诵,有的低头默背,有的与身边同伴交流讨论,良好的学习风气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晨读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总体提升。二是坚持举办专题交流。学院陆续举办英语四六级考试专题辅导报告、四六级模拟考试、学习经验分享沙龙等相关活动,通过这些,使学生们进一步学会高效做题和科学复习,了解考试的做题方法和解题策略,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三是坚持入学引领。2018级新同学一入校,学院即为每一名新生赠送一本英语四级学习的词汇书;新生班主任第一次开班会,班主任紧抓时机进行学业生涯引导,并宣讲学院关于英语学习的奖励政策。四是坚持制度保障。学院通过并不断修订《英语四六级考试奖励办法》,设定了相关奖励标准,并将英语学习纳入入党积极分子推优环节、评先评优制度体系建设和就业推荐,并在全院会上表彰,强化学习重要性和实效性,学院学生的学风建设和思想建设逐渐形成了双向良性循环。(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