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陈家琪:但开风气不为师

 【人物介绍】陈家琪,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财社会工作专业的奠基人之一,近年关注老年社会学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杏坛之中,孔夫子闲暇时与弟子们谈论志向,最喜欢说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的看法,无外乎儒家思想,与人乐,与己乐,与天地万物同乐。江财素有名师,细数不尽,有斯文士,曰陈家琪。未曾谋面,已贤名远扬。及晤真人,只为他润物无声的品行和傲雪凌霜的风骨皆然称赞。

  爱与暖,是知识的导师

  陈家琪说:做老师要有做教育家的理念。一直稳站在教学一线、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他认为,老师不仅仅要把知识传播给新一代的青年人,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寻找并且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必拥有一个健全而强大的自我人格,他始终坚定地认为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关怀,会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有效,原则的要求要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低线。对个人人格的塑造和关怀,远胜过知识方面的灌输。这是陈家琪的教育理念,因为有爱,他就像许多学子路途上的一盏暖灯。

  “每每念及恩师之言,恩及恩师之行,深感其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感激涕零,感怀之至。于此,拜谢恩师陈家琪先生”胡钦伟在毕业之际舒文展对恩师敬意。

  凝与练,是科学的追求

  严复在《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这样给社会学下定义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社会学以运用学科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结合国情,中国的社会学科因为历史原因发展一直起起落落,直到改革开放掀起了时代变革的巨大浪潮,暴露了经济实力的飞跃式稳定发展的背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均、、存在贫富差距、社会发展不均衡等的短板。社会学作为解决问题,让社会发展的更美好的学科逐渐焕发生机。

  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使陈家琪对于教育教学以及如何成功开展社会工作等问题上感悟很深,同样,他也让社会工作在江财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焕发了新的生机。2003年,时任院长的陈家琪教授和现任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等同事共同创办的社会工作专业正式开始对外招生。陈老师在人文学院创办之初就倡导建立了读书报告会制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理论思维和理论表达能力,现这一制度已成为人文学院乃至江西财经大学的风气和办学特色。在读书报告会上,他常常展示出严厉的一面,对学生读书不够认真毫不客气。

  教书与育人,是不懈的执着

  社会学关注社会问题,创始之初被称为“社会物理学”,陈家琪教授相信,社会发展已进入社会建设阶段,社会学类专业大有作为。陈家琪曾担任过学校团委副书记,学工处副处长,在他的细心培育和教导下学生工作通讯社中的很多学生记者后来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精英。

  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从事社会工作道路,他娓娓道来:“曾经害怕做老师,觉得自己不善于表达,不适应做老师。三十七八岁的时候,终于死心塌地地做老师,觉得教师职业真好,因为做老师,自己学会了表达和交流,因为做老师,自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因为做老师,天天和学生接触,一辈子都处于青春的海洋中,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当老师真好!”陈家琪老师有许多忘年交的好友,其中大都是他的学生,因为交情,所以交心,以致交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尝遍古今社会甘苦,再阅千篇文山书海,看惯风云奇谭妙语,观尽人生百态。有人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陈家琪用他无言的爱和行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让每一个出走的少年,得到独一份的人格上的尊重和灵魂上的爱抚。而陈家琪,这位“君子先生”半生仿佛在身体力行他的“初心不改”,对于功利和名声,他说,他把胡适的话作为座右铭:“但开风气不为师。”(文/网通社 林玉芬  郑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