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谭亮: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


      【人物简介】谭亮,男,1982年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江西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一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一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一项。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年获得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江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起于江西财经大学任教,期间获得“教学十佳”和“金牌讲师”的荣誉称号,多次获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的前三名。

  初识时,惊于老师的和蔼可亲,约采访时间,要采访资料,一切都无一丝困难;而采访的时候,又折于老师的温文尔雅,和学生打成一片,如一位学长一般,完全无隔阂。一张桌子,两张凳子,就这样走进谭亮老师的心路历程。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大学,不似中学,日日夜夜与自己的老师待在一起。在大学,上完一个学期的课,连老师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不要说和老师有过多的联系。

  可是对于谭亮老师而言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他不仅和自己现在教的学生打成一片,就连那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平时还有联系,最重要的是这些联系不仅限于学习上,更多的是生活。谭亮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他的日常,他说有一次他去食堂吃饭,突然听到后面有一个人叫他小谭,他当时还以为是哪个领导,结果一回头发现是自己的一个学生。从一个简单的称呼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他平时和学生的关系有多好。

  他说:“和学生相处,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从来都是双方的,当你真诚待人时,别人也会真诚待你。

  全面发展,完善自我

  孔子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不满足于术业有专攻的人,它更多需要的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并且要学会去充分适应未来的发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考博时,谭亮老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本科和硕士读的工科跨越到管理学,谭亮老师说其中最难的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因为已经习惯了工科的思维,一下子要转换到管理的思维上,总归是困难的。当问到明知有这些困难为何还要选择跨度那么大的专业时,谭亮说这是因为考虑到以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且也是向学校的主流专业靠拢。

  优秀的人从来都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他们野心勃勃,努力的学习一切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知识,努力的去完善自己。

  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脾斯麦曾说过:“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而谭亮老师很好的接受了这劝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于他而言,科研和教学就是他工作的全部。

  教学和科研都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当问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谭亮老师说那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教学注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科研注重于专业学术的研究,但它们并非站在对立的关系面。一方面,了解一些科学前沿、科研动态,这将有利于促进教学。另一方面,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一些反馈,来和他们的思想进行一些碰撞,这对科研也是有帮助的。在谭亮老师看来,教学和科研都是相通的。

  对于认真工作的人,像是身上自带光芒,那些光芒不仅照耀着自己前行,还为一起同行的人照亮。

  对待学生,他有最真诚的态度和最朴实的真心;对待自己,他有最清楚的认识和最有效的完善;对待工作,他有最简单的热忱和最平凡的坚守。(文/大学生传媒联盟    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