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逐梦,安放灵感。为了进一步鼓励人文学院师生绽放创意,积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人文学院于4月29日晚在英庐429会议室举行了“大广赛”动员会。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文钢副教授、新传系副系主任吴辉副教授、MJC硕导组组长罗书俊教授、黄志辉教授、黄海燕副教授、大广赛资深指导老师赵新华、亢学民老师及周婧老师、新传系实习督导熊鹰老师、实验室主任熊炜老师出席了本次动员大会。
会议伊始,吴辉老师简要地介绍了往年我校大广赛的参赛及获奖情况,并指出待改进之处;他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改正不足,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接着,罗书俊老师作为“大广赛”省赛资深评委,为大家带了详细的参赛指导。参赛要点主要分为四类:一、观点清晰明了;避免切题太慢,并要做好观点的可视化传播;二、以人为本,创意必须服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求消费者主动参与互动;三、逻辑合理,重视传播的阐释和关联,避免大量的使用文字使评委抓不到重点的情况;四、与时俱进,以数据为驱动力量,利用短视频实现实时交互。罗书俊老师强调,同学们要注重借助融媒体传播力量,通过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提升传播效果。
赵新华老师作为大广赛资深指导老师,也根据以往的指导经历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一、多和老师交流。老师们大多经验丰富,能够为同学们的作品提供意见;二、重视合理逻辑。如果你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较为一般,可以考虑在逻辑方面下功夫,要尽量让评委看出你作品的来龙去脉;三、勤思考。老师的作用在于提供方向和思路,同学们还需认真思考具体的创作。
黄海燕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干货分享。她认为,认真分析策略是成功的第一步,同学们在组队时要注意合理搭配,尽量寻找视觉化呈现比较好的同学,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她也建议同学们选择两位老师进行指导,在不同知识层面获得启示。此外,参赛同学还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坦然面对批评和鼓励,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保证项目的可执行性。
老师们纷纷表示,备赛期间希望同学们能积极与老师互动,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此次动员会还邀请了在往届广告节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16级的朱雅婵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各大广告节中的获奖经历,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在比赛官网上观赏优秀的作品,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得启示。在创作遇到瓶颈时,不要只是单纯地进行自我否定,而是应该多做尝试,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
最后,陈文钢副院长对此次动员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广告宣传不是单向的,要实现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广告是瞬间性的,任何广告都蕴含某种故事性。他也建议大家通过多参加比赛来消化基础知识,并对参赛学子寄予厚望。(文/人文学院记者团高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