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思政教育

首页>>思政教育>>新闻列表

人文学院召开四月第二次团小组会议

4月17日晚,为进一步改进人文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干部在祥庐四楼党员活动室召开四月第一次团小组会议。与会干部认真学习了民族灵魂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论当代青年使命。



日本学者森谷正规有言:“文化虽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广泛性,但是他相应的和各个地区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那么,什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科技?是经济?不,是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梁启超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就有了希望。作为当代青年,作为冉冉升起的新的力量,我们的成长与祖国的成长紧密相关,而我们年轻的精神正是祖国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为时而著”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从纸质图书到影视作品,人民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文化的鉴赏水平也提升了几个档次。当代少年更应尝试以创新的方式我们的文化推向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同时,我们当摒弃不良内容、低俗以及违背社会主流思想的作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现代文明中找到灵感,让人民生活焕发新的光彩。



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民族的文化与内涵为豪,以祖国为傲。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将是我们始终跟随的旗帜。(文/人文学院 余凡  编辑/李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