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至31日,由我校演讲与辩论协会主办的创季月辩论赛小组赛在麦庐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正式举行,李珊琪、胡宇轩等代表人文学院辩论队参赛,下面带来人文学院辩论队赛况报道。
3月30日上午9时至10时,人文学院辩论队与工商学院辩论队于305教室就“当前中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利益”的辩题展开紧张刺激的辩论。人文辩论队为正方,来自社工181班的刘颖瑜、王重淏、胡宇轩和靳彦泽参赛,工商辩论队为反方。评委由来自各个学院辩论队、辩论经验丰富的优秀辩手担任。
比赛分为立论、盘问、驳论、质询、小结、自由辩与结辩七个环节,双方在立论与盘问环节就“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者权益”的定义进行交锋,正方认为本次比赛的讨论对象为“低收入群体”,保障劳动者权益即为“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基本生存要求”。而反方则认为“劳动者”应涵盖全体劳动者,创业者的权益也应在讨论范围之内。在经过驳论、质询、小结等环节的交锋后,双方在自由辩论环节就“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会造成失业率上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企业会否因为人力成本的上升而增加劳动者工作量或克扣其福利津贴”展开激烈的辩论。反方则列举数据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导致失业率下降,此举会直接损害劳动者权益”进行论证;正方则质疑失业率下降是当前的普遍趋势,其原因不属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范畴。
在结辩环节中,正方四辩靳彦泽指出反方六大逻辑错误,对反方立论框架进行质疑。但因正方未充分论证“提高最低工作标准”对劳动者的利得责任,最终以4:5的微弱劣势败给反方工商学院辩论队,正方四辩靳彦泽以优异的表现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次日下午17时30分,同一个辩题,不同的持方,人文学院辩论队与旅城学院辩论队展开思维的碰撞。人文学院辩论队为反方,来自社工181班的孟令昭、来自文管183班的张运金、来自中文181班的李姗琪和来自新传172班的朱泽楷参加此轮比赛,旅城学院辩论队为反方。
正方立论完成后,双方辩手展开激烈交锋,思维的火焰一触即发。正方以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的经济背景开头,引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达到“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需求”与“缩小贫富差距”的论点。反方则以劳动法为基础,分别就“劳动者平等就业与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接受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与“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论点论证“劳动者权益会因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受损”。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就企业因人力成本上升而对劳动者造成的“损害”与最低工资标准给劳动者带来的“利得”进行辩论。最终,人文学院辩论队2比7败给旅城学院辩论队。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本次辩论赛不仅锻炼了辩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辩论赛这一良好的沟通平台,展示了人文学院辩论队在辩论场上的非凡风采。虽然本次比赛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注入了新鲜血液的人文学院辩论队会更上一层楼!(文/人文学院 胡佳敏 编辑/姚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