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雅悦人文讲坛·兴悦读书报告会(第四期)举行

  3月29日晚18点30分,由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主办的2019年第四期雅悦人文讲坛·兴悦读书报告会在图书馆5楼M504举办。本次报告会由尹忠海教授、唐俊副教授进行指导,由社会工作181班马骏同学担任主持人。人文学院院长、教师,及部分人文学院、体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此次报告会。

  首先带来读书分享的是18级社会学研究生朱彤瑶同学,她为大家分享了《移民空间的建构》《国家、民族与移民:迈向权力史》《移民的挑战》三本书。她以“迁往法国的一群温州人”引入,移民因被当地的土著居民排斥,并进而通过自身的改变要求加入原有迁入国的民族共同体的情况。但是由于西方历史上民族国家形成的特殊性,导致了移民无法摆脱当地社会给他们贴上的标签。

  但是事实上,由于受到中国原生社会的影响,温州移民们即使在国外,其经济活动仍然依赖于强有力的“关系”和信任关系——这也正是社会空间与文化空间的体现:由于受到了当地社会的排斥,移民群体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产生了强大的封闭性并开始主动拒绝融入当地社会。

  针对移民现象,加里·S.贝克尔(《移民的挑战》一书作者)的政策方案则是允许任何能够支付既定价格的人——亦即能帮助社会发展政治经济的人,如技术人员、青年人、政治移民——能够移民该国。

  而如何破解移民的难题,则正是如何做到“弹性空间与社会融合”的体现。这一方面,需要移民与当地人的共同努力。

  朱彤瑶同学还结合“井漂”(“井漂”指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却都对景德镇陶瓷艺术情有独钟并定居景德镇的人)现象,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排斥移民并不能给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在朱彤瑶同学的讲解基础上,尹忠海教授进行了补充,他提醒大家注意中国国内日益膨胀的流动人口问题,同时要求同学们时刻注意历史视野的大纵深。唐俊副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他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述了移民与当地社会的信用价值、经济效益、民族矛盾的问题

  另一位分享人18MSW的熊昳晨同学,她为大家带来了《医疗与社会:我们时代的病与痛》《疾痛的故事》两本书。

  她首先阐释了社会学家眼中的“健康”与“疾病”两个概念,说明社会学家将“患病”看作一种社会行为进行解释,说明了当代社会学家更关注患病的“社会性”方面。接着,她从“富人为何长寿”“医患冲突因何频发”以及“疾痛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报告。

  为什么大多数的富人比大多数的穷人长寿呢?熊昳晨同学在报告中回答:“这是由于社会资源与社会阶层、权力地位紧密相关。”在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控制机制,而富人们拥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控制力,不断地延续个人生命。

  而医患冲突频发的原因,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沟通的误会、阶层的差异、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熊昳晨同学展示了近年来医患冲突的比率,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阐述。当医生无法向患者有效解释他们的疾病的症状、后果、医治手段时,患者对于医生的不信任之感就会大幅上升。而当医生与患者的阶层差异显著,高阶层的医生无法向低阶层的患者进行沟通时,同样会造成医患隔阂的爆发。更何况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患者的身份逐渐变成了一个“消费者”,而当医生的服务无法满足这些“顾客”的要求时,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理念的患者们就往往会爆发出“上帝之怒”。而这些原因,正是当下时代医患冲突频发的内在机理。

  如何从人文社会学科的角度,帮助患者们成功摆脱疾病的困扰,又如何能够帮助病患积极的直面疾病的痛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

  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同学踊跃发言,大家都根据不同的专业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唐俊副教授聚焦于阶层与社会不信任问题,给出了自己对于医患冲突的思考,他着重强调了社会心理当中“期望与实际不符”的理论,并认为这或许是解释社会不信任问题的又一个视角;尹忠海教授则更进一步为大家深度剖析了疾病之后的社会结构现象,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疾病之后的利益结构、文化结构与时代结构都产生了巨变,而如何从这些社会结构出发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将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启示。

  兴当悦,共与文。每周五晚18时30分,兴悦读书报告会在图书馆五楼M504,欢迎各位师生齐参与,感受书海共遨游。(图文/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