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北方萧萧,江西财经大学第十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如期召开,2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议江财发展大计。3月23日上午,在第八分会场上,副校长刘小丽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为江财明日的腾飞出谋划策,为江财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辅相成,开源节流增创收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如何有效节约成本、利用资源成为了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双代会第八分会场上,许多代表就“创收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提案,刘小丽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对内节流,对外创收”。
报告里提出,“要不断增加学校总体创收能力”。对此,刘小丽表示,对于改进学生收费、资产收入、创收收入等情况,希望学校层面能够增收节支,拓宽收入渠道。首先,要做到责权利三者相对等,改善合同签订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其次,要做好审计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在一些细枝末节上需要做出相应的简化、松绑和改进。
当被问及具体措施时,刘小丽说道:“对外开源节流抓机会,对内创造收入控财务。”对外开源节流,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好江财的声誉品牌和人力资源,以及诸多的专业技术和力量,由此进一步扩大为社会服务的空间,拓宽为社会服务的途径。一方面,这能为学校学院创造更优质的声誉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学校为社会服务,不断创造价值,为学校学院带来一定的收益。对内创造收入,即加强我们内部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浪费和成本支出,提高劳动效率。包括基建工程的开销和内部办公用品的采购都应该节流,并且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相辅相成,内外兼顾,刘小丽始终贯彻江财“信敏廉毅,敬业乐群”的校训,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群策群力,铸江财特色品牌
“过去一年全校上上下下都在为江财品牌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在未来一年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处理,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刘小丽在分会场这样说道。
所谓品牌,就是反映民众对事物的认可度的最好指标。正如提到某个企业的品牌产品时,给人安心之感,这不仅仅表现在使用、质量、价格以及市场声誉上,更让民众发自内心地体会到物有所值。
对于江财来说,它作为一所知名高校,它的品牌又该如何诠释?针对这个问题,刘小丽从两个层面入手,给出了她的答案:
站在家长的角度,将孩子送到江财来是安心之举,因为这所学校过去带给民众的印象是十分超群的,这里的师资力量强大,教师们既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能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让家长们坚信,孩子们在这里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学生毕业后,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会成为受企业事业单位欢迎之人才,这便是家长和社会心里的品牌认可。
对学校自身而言,如何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值得深思。起码能够在教书育人、课程享受、知识传承和思维开拓方面,带给学生一种启迪、一种引领。毕业生作为江财的成果走向社会,又成为学校在社会上的一个旗帜、一个品牌,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得到更大的飞跃,学校在学生的成就中得以更好地腾飞。江财的品牌是校内外教师和毕业生校友共同来铸就的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反映在方方面面,这种教与学相结合的模式就是我们江财特有的品牌。
与此同时,刘小丽认为,作为江财的管理层,各位管理者需要积极落实民生,加强基层减负免。她表示,减负不代表工作质量的下降,且并不会造成工作的懈怠,只是削减一些工作中不必要繁琐的环节、制度和流程,提高效率,创造效益。给学生和教师“做减法”,进一步清理和压缩一些繁杂的审批或签字。正如现场代表提案里提出的“视频会议”等方式,利用新媒体,压缩会议次数,就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减负方式。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刘小丽始终坚信江财在品牌建设上从不懈怠,不断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迈进。
爱家爱国,传承十九大精神
随着全国两会的顺利闭幕,江财的“两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江财也要积极响应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
刘小丽指出,要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作用,做好基层工作,推动学校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刘小丽着重强调了“爱国爱家”的重要性。在她看来,爱国爱家是一体的,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定要对父母心存感恩与热爱,所谓“百善孝为先”便是如此。“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生存在这个富庶的国家,国泰民安,享受着国家带给民众的安定幸福的生活,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国家。
在会议的最后,刘小丽对各位代表表示感谢也提出希冀: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以及对未来计划的认可;感谢各位代表在不同岗位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希望大家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如既往关注学校的各项事宜;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上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爱国爱家,不忘初衷,刘小丽始终传承并弘扬十九大精神,敬业乐群,臻于至善,永葆我校光荣。
“咬定青山不放松”,刘小丽正如那刚毅的劲竹,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依旧坚韧不拔,傲然挺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谦谦君子,彬彬有礼;是岁寒三友,凌霜傲雨。(文/大学生传媒联盟 华可欣 钟琳 图/江财摄影学会 郭泽辛 盛天杨 编辑/宋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