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教学质量信息

2014年本科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一流高等财经学府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2002、2007

  

校内版,仅供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阅

 

首批全国50家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09

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2012

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2013

 

 

本科毕业生就业

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历史与概况.... 1

第二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 5

一、毕业生学科情况... 5

二、毕业生性别情况... 5

三、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8

第三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1

就业特点之一: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居全省高校前... 11

就业特点之二:校园专场招聘逐年增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 11

就业特点之三:就业地域分布比较合理,发达省份就业比例较大... 12

就业特点之四:近1/3集中于金融业,超1/4从事金融业务岗... 14

就业特点之五:职场表现较好,用人单位评价高... 16

第四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17

衡量指标之一:毕业半年平均薪酬... 17

衡量指标之二:就业专业相关度... 19

衡量指标之三:毕业生离职率... 20

衡量指标之四:就业现状满意度... 21

衡量指标之五:对在校课程的评价... 23

衡量指标之六:对大学经历的认知... 25

第五部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与举措.... 27

一、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27

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27

促进毕业生创业政策措施... 34

第六部分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应对举措.... 38

一、毕业生就业趋势... 38

二、应对举措... 40

 

 

第一部分  学校历史与概况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学校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多数学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了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广西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江西省副省长谢茹、胡幼桃,甘肃省副省长李荣灿,湖北省副省长,海南省副省长陆俊华,河北省副省长董仚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继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志雄,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马潞生等大批优秀党政领导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中山大学副校长魏明海,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舍尔商学院金融系主任、首席教授张橹等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据中国校友会网资料,学校排名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43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42名。近三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学校进行了近千次的报道。

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4个校区。

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8个省份一本招生,近年来在江西省招生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均为全省高校第一。现有各类在籍学生4万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全日制本科生有2.6万人。各类研究生近5千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2014年普通本科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居全省高校前列。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近五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4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共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共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有3个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7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01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拥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8个、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学校于1994年(全国较早)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修双专业(学位)。2007年学校获得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08年学校获得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6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60人;博士555人;外教38人;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4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9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3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我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思克莱德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85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现有研究生、本科等各层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84个。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获批中美合作培养MBA、中澳合作培养MBA等研究生项目。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交换生组织(ISEP)中国大陆首家成员大学,自2011年起我校学生有机会进入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大学(其中美国175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与交流。学校获批为全国托福考点、GRE考点、ACCA考点。学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学(注册金融分析师)四个专业方向,长期聘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知名高校的教师授课,现有在校生2000多人,学校还在相关学院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涉外专业,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目前初步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国际化办学特色。自2003年以来,有1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奥地利、芬兰、荷兰、德国、法国等国高校交换或交流学习,有3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排名世界前100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我校自1999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目前学校有30余门用英语授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30余门汉语言及文化类课程、10余门有特色的经济类课程供留学生选择。我校于2013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资格,由此我校可接收受“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支持地方政府学历生奖学金”、“中东欧学分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资助的来华留学生。与此同时,江西省政府也为我校提供了“江西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学生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大学生网球队获批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


   

第二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131人,涉及55个专业(含方向)。

一、毕业生学科情况

我校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专业分布在8个学科门类,其中管理学和经济学类人数最多,分别占比42%(2178人)和28%(1429人)。(见图2.1)

图2.1 2014届本科毕业生学科分布图(格式:学科名,人数,比例)

二、毕业生性别情况

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男女生比为0.83: 1,男生比例最高的是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男女生比例为7:3;女生比例最高的是外国语学院,男女生比例2:8(见图2.2、表2.1)。 我校55个本科专业有33个专业男生人数小于女生人数。女生比例最高的专业是日语,男女生比例3:17。(见表2.2)

图2.2: 我校近3年普通本科毕业生男女人数

表2.1:2014届本科毕业生各学院学生性别分布表

序号

院系名称

总计

1

国际学院

208

309

517

40.23%

59.77%

2

工商管理学院

271

308

579

46.80%

53.20%

3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142

205

347

40.92%

59.08%

4

会计学院

306

641

947

32.31%

67.69%

5

国际经贸学院

118

144

262

45.04%

54.96%

6

经济学院

112

91

203

55.17%

44.83%

7

金融学院

250

206

456

54.82%

45.18%

8

统计学院

89

89

178

50.00%

50.00%

9

信息管理学院

144

89

233

61.80%

38.20%

10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108

110

218

49.54%

50.46%

11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286

95

381

75.07%

24.93%

12

外国语学院

30

130

160

18.75%

81.25%

13

人文学院

42

64

106

39.62%

60.38%

14

法学院

63

75

138

45.65%

54.35%

15

艺术学院

136

218

354

38.42%

61.58%

16

体育学院

35

17

52

67.31%

32.69%

——

总计

2340

2791

5131

45.61%

54.39%

 

表2.2:2014届本科各专业(含方向)毕业生性别分布表

专业方向

总计

女生比例

保险

21

23

44

52.27%

财务管理

52

104

156

66.67%

财政学

38

54

92

58.70%

城市规划

13

13

26

50.00%

电子商务

26

22

48

45.83%

电子信息工程

30

17

47

36.17%

法学

40

58

98

59.18%

法学(法务会计)

23

17

40

42.50%

房地产经营管理

19

19

38

50.00%

工程管理

27

17

44

38.64%

工商管理

49

51

100

51.00%

工业设计

34

34

68

50.00%

公共事业管理

7

14

21

66.67%

管理科学

19

14

33

42.42%

广告学

14

21

35

6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75

102

177

57.63%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17

20

37

54.05%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12

31

43

72.09%

国民经济管理

19

23

42

54.76%

行政管理

13

10

23

43.48%

会计学

148

315

463

68.03%

会计学(ACCA方向)

50

102

152

67.11%

会计学(国际会计)

74

169

243

69.55%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56

120

176

68.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0

30

80

37.50%

金融学

229

183

412

44.42%

金融学(国际金融)

122

109

231

47.19%

经济学(理论经济方向)

36

24

60

40.00%

经济学(应用经济方向)

57

44

101

43.56%

劳动与社会保障

6

15

21

71.43%

旅游管理

25

51

76

67.11%

人力资源管理

30

60

90

66.67%

日语

5

29

34

85.29%

软件工程

222

63

285

22.11%

社会工作

13

14

27

51.85%

社会体育

26

4

30

13.33%

市场营销

33

43

76

56.58%

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

89

81

170

47.65%

市场营销(项目投资与营销策划)

18

19

37

51.35%

税务

78

112

190

58.95%

体育产业管理

9

13

22

59.09%

通信工程

34

15

49

30.61%

统计学

89

89

178

50.00%

文化产业管理

8

8

16

50.00%

物流管理

52

54

106

50.94%

新闻学

7

21

28

7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3

36

89

40.45%

信息与计算科学

22

9

31

29.03%

艺术设计(广告设计)

23

31

54

57.41%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23

39

62

62.90%

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

23

37

60

61.67%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24

32

56

57.14%

音乐学

9

44

53

83.02%

英语

25

101

126

80.1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4

10

34

29.41%

总计

2340

2790

5130

54.39%

注:5131名毕业生中,其中有1名为延期毕业生,本表未统计在内。

三、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2014届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学校地处中部地区,招生生源计划向本省倾斜较大。来自江西本省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64.12%。最少的为西藏自治区,占比为0.14%。除本省外,生源人数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是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

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经济区域划分办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

图2.3:2014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图

 

表2.3:我校近三届本科毕业生省份来源表

      届别

生源地

2012

2013

2014

毕业生数

占比

毕业生数

占比

毕业生数

占比

安徽省

97

2.06%

97

2.03%

130

2.53%

北京市

43

0.91%

36

0.75%

30

0.58%

福建省

85

1.81%

97

2.03%

84

1.64%

甘肃省

54

1.15%

49

1.03%

70

1.36%

广东省

87

1.85%

74

1.55%

79

1.54%

广西区

65

1.38%

54

1.13%

68

1.33%

贵州省

56

1.19%

66

1.38%

72

1.40%

海南省

46

0.98%

47

0.98%

50

0.97%

河北省

70

1.49%

73

1.53%

62

1.21%

河南省

86

1.83%

100

2.09%

118

2.30%

黑龙江

50

1.06%

50

1.05%

41

0.80%

湖北省

100

2.13%

125

2.62%

121

2.36%

湖南省

81

1.72%

80

1.68%

88

1.72%

吉林省

40

0.85%

45

0.94%

42

0.82%

江苏省

100

2.13%

94

1.97%

98

1.91%

江西省

2990

63.62%

3085

64.62%

3290

64.12%

辽宁省

35

0.74%

32

0.67%

32

0.62%

内蒙古

32

0.68%

39

0.82%

34

0.66%

宁夏区

34

0.72%

39

0.82%

41

0.80%

青海省

34

0.72%

32

0.67%

40

0.78%

山东省

109

2.32%

103

2.16%

99

1.93%

山西省

57

1.21%

49

1.03%

71

1.38%

陕西省

33

0.70%

31

0.65%

34

0.66%

上海市

30

0.64%

24

0.50%

28

0.55%

四川省

72

1.53%

46

0.96%

48

0.94%

天津市

28

0.60%

26

0.54%

34

0.66%

西藏区

2

0.04%

0

0.00%

7

0.14%

新疆区

16

0.34%

22

0.46%

35

0.68%

云南省

52

1.11%

48

1.01%

58

1.13%

浙江省

67

1.43%

62

1.30%

69

1.34%

重庆市

49

1.04%

49

1.03%

58

1.13%

总计

4700

100.00%

4774

100.00%

5131

100.00%


   

第三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严峻依旧的形势,学校各有关部门全面筹划,精心准备,重点抓好了市场建设、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困难帮扶等毕业生就业各项重点环节工作,使得我校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8.27%,高出省内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全省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32%),就业率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全省前列。

就业特点之一: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居全省高校前列

截至2014年8月31日,我校本科5131名毕业生中就业人数4529人,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8%以上,达到88.27%,居省内高校前列。(见图3.1)

图3.1:我校最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柱状图

 

就业特点之二:校园专场招聘逐年增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

据统计,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共1026家企业来校招聘我校2014届毕业生(不含学院接洽的单个企业),学校共为毕业生举办大、中型招聘会10场,小型专场校园招聘会409场,提供就业岗位共26597个。大、中型招聘会比2013年增加了3场,校园专场招聘会增加了36场,就业岗位数增加797个。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呈现出旺盛的社会需求。

 

表3.1:我校最近三年校园招聘会统计表(未包含学院举办的小型专场招聘会)

     届别

规模

2012

2013

2014

场次数

岗位数

场次数

岗位数

场次数

岗位数

大中型招聘会

5

11100

7

12221

10

12555

企业专场招聘会

348

12868

373

13579

409

14042

合计

——

23968

——

25800

——

26597

在进校招聘的409家企业中,超过10%以上的分别为归属于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25%、22%、10%。(见图3.2)

图3.2:2014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企业所属行业分布图

 

就业特点之三:就业地域分布比较合理,发达省份就业比例较大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7.98%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26.09%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就业人数超过百人的其它几个省市分别为浙江省(229人)、上海市(176人)、福建省(110人)、江苏省(104人)。(见图3.3)

图3.3: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布图

各省市地市就业区域中,江西省内就业1386人,其中南昌市占67.03%;广东省就业952人中,深圳市占51.26%,其它超50人的地市分别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浙江省就业229人,其中杭州占40.61%;福建省就业110人,其中32.73%去往福州;江苏省就业104人,其中22.12%去往苏州。

 

表3.2:2014届毕业生部分省市就业区域流向统计表(“占比”以省为单位统计)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江西省

江西省南昌市

929

67.03%

浙江省

浙江省杭州市

93

40.61%

江西省上饶市

109

7.86%

浙江省宁波市

48

20.96%

江西省赣州市

83

5.99%

浙江省温州市

24

10.48%

江西省九江市

62

4.47%

浙江省金华市

18

7.86%

江西省宜春市

50

3.61%

浙江省绍兴市

18

7.86%

江西省吉安市

40

2.89%

浙江省台州市

15

6.55%

江西省鹰潭市

30

2.16%

浙江省其它

13

5.68%

江西省抚州市

29

2.09%

该省合计

229

10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

23

1.66%

福建省

福建省福州市

36

32.73%

江西省新余市

20

1.44%

福建省莆田市

7

6.36%

江西省萍乡市

11

0.79%

福建省其它

20

18.18%

该省合计

1386

100.00%

福建省厦门市

47

42.73%

广东省

广东省深圳市

488

51.26%

该省合计

110

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150

15.76%

江苏省

江苏省苏州市

23

22.12%

广东省佛山市

94

9.87%

江苏省南京市

20

19.23%

广东省东莞市

89

9.35%

江苏省无锡市

12

11.54%

广东省珠海市

41

4.31%

江苏省昆山市

7

6.73%

广东省中山市

34

3.57%

江苏省常州市

6

5.77%

广东省惠州市

28

2.94%

江苏省盐城市

5

4.81%

广东省江门市

8

0.84%

江苏省其它

31

29.81%

广东省其它

20

2.10%

该省合计

104

100.00%

该省合计

952

100.00%

备注:一个地市就业人数少于5人的,计入“其它”项。

 

就业特点之四:近1/3集中于金融业,超1/4从事金融业务岗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3%的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达1200人;21%%的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达760人;就业超过百人的行业依次分别为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具体就业行业分布。(见图3.4)

图3.4: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布图

 

在金融行业就业的1200名毕业生中,其中82%集中于货币金融服务行业,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和其它金融活动就业共215人。(见图3.5)

图3.5:2014届本科毕业生金融行业就业流向分布图

数据统计显示,在我校2014届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近1/4的毕业生(889名)从事金融业务人员工作岗位。其它工作岗位具体人数分布。(见图3.6)

 

图3.6:2014届本科毕业生工作岗位分布图

 

  就业特点之五:职场表现较好,用人单位评价高  

经过对部分学院和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回访调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部分银行等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项职业能力满意度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团队意识”等方面,认为本科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认为我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有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学生活动,较好掌握了职场礼仪和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能力。

 

 

第四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社会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我校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学校最显性的标志,多年坚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我校于2014年11月-12月期间,委托南昌市华和创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现状与培养质量调查分析。

根据调研分析和统计结果,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将重点体现为毕业半年薪酬待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离职率、毕业生现状满意度、对在校课程和经历评价等方面。

   衡量指标之一:毕业半年平均薪酬

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平均月收入为3741元。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月收入在各个区间上的分布情况如图4.1所示。45.1%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月收入集中于30004000元之间;23.3%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月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

调查的平均月收入是毕业生离校半年内获得的工作收入,不包含单位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励或其它年终福利。分析原因,主要为毕业生离校半年内,多数处在实习转正期,或转正后不久;而一般企业转正前后工资有较大差异;另外调查为抽样样本,未覆盖100%的毕业生。

为更真实客观地反应毕业生工作一年后的收入,需要后续继续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图4.1: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月收入分布折现图

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理工类专业毕业生相较于经管类专业薪酬待遇略高,其中,工科类学生薪酬待遇为4554元,高出平均水平近800元;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目前薪酬较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内平均月薪酬约等于校总体平均数。

在不同单位类型中,月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外资企业月收入水平最高,为4409元;集体所有制企业月收入水平最低,为3500元。外资企业工作毕业生离校半年内月收入大部分处于4000-5000元区间。此外,在其它不同类型单位工作的毕业生离校半年内月收入大部分分布在3000-4000元区间。(见图4.2、图4.3)

图4.2:各单位类型毕业生本年度平均月收入

 

图4.3:各单位类型毕业生本年度月收入分布图

 

4.1所示,男性毕业生平均薪酬待遇(3818元)高于女性毕业生(3701)。

表4.1:不同性别毕业生平均薪酬比较

性别

占比

薪酬待遇元)

55.8%

3701

44.2%

3818

综合理工科毕业生本年度薪酬待遇相对较高,对平均工资有拉动作用。

在工商管理类毕业生中,金融业企业平均月薪酬为3829元,高于平均月工资(3741元)。高出幅度不大的原因是,金融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从业者收入的增长需要经过时间的累积。

 

   衡量指标之二:就业专业相关度

如图4.4显示,我校2014届本科有75.7%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包括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相关的工作。进一步分析第二专业对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结果显示,已就业毕业生中近半数辅修了第二专业;在辅修第二专业的毕业生中,有接近40%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第二专业有联系。(见图4.5

图4.4:专业工作对口度

图4.5:第二专业与就业的相关度

 

   衡量指标之三:毕业生离职率

4.6示,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相对较稳定,约16%的毕业生曾经离职或曾创业,低于2013届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24%的离职率(数据来源: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6月);仍处在择业状态的毕业生中,有53.85%毕业生有过工作经历。(见图4.7)

 

图4.6:已就业毕业生离职情况       图4.7:择业中毕业生离职情况

 

在毕业生离职原因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七个因素中,对毕业生离职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职业发展。当毕业生认为某工作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或工作内容与期望相差较大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辞职。(见图4.8)

 

图4.8:离职影响因素评分表

   衡量指标之四:就业现状满意度

为综合考量已就业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设置了职业发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薪酬待遇、工作时长、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八项指标。图4.9示,毕业生对于工作中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均集中于3分及其以上区间,即毕业生对于各项指标主要表现为基本满意及以上的满意度。其中,38%的毕业生对工作时长非常满意(5分),人际关系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达到72%4分及5分)。

注:1为极不满意,2为不满意,3为基本满意,4为较满意,5为非常满意

图4.9:工作各指标满意度分布情况

 

八项指标中,毕业生最为满意的两项为人际关系和工作时长,得分分别为3.883.82;毕业生满意度最低的为薪酬待遇,得分为3.20

注:1表示满意程度最低,5表示满意程度最高

图4.10:工作各指标满意度平均得分

在金融业工作的毕业生对于薪酬待遇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职业发展三项指标满意度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见图4.11)。金融业工作毕业生对工作时长指标的满意度与总体差距相对较大,满意度较低,综合考虑实际情况,这可能与金融业工作时长相对较长有关。

 

图4.11:金融业就业毕业生满意度与总体对比图

 

   衡量指标之五:对在校课程的评价

注:

A——帮助程度和掌握程度均相对较高;

B——帮助程度相对较高,掌握程度相对较低;

C——帮助程度和掌握程度相对值均较低;D区——帮助程度相对较低,掌握程度相对值较高。

图4.12:毕业生各学科评分图

据反馈,毕业生对学校各类课程的评价,图4.12中坐标图上集中表现在A区和B区;所有课程集中分布在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周围,标识毕业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课程对其的帮助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从毕业生总体表现来看,毕业生认为最有帮助且掌握最好的课程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其帮助最小且掌握最不好的课程为创业类课程。就业类课程(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处于B区,即毕业生认为他们所修习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类课程对其帮助程度高,但掌握程度相对低。

因此,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我校课程中的较优课程,需要进一步发扬优势;就业创业类课程还有进一步改善空间,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针对印象深刻的就业指导活动,毕业生提及最多的三项活动为就业指导课程、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如图4.13所示。

图4.13:毕业生印象深刻的就业指导活动

另外,处于不同状态的学生对于部分类型课程对其帮助程度与其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见表4.2、4.3)。已就业毕业生认为就业类课程(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帮助程度和对其的掌握程度均高于择业中毕业生。正在深造的学生认为专业类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提高)对其帮助程度和其掌握程度均高于其他毕业生。对于创业课程,正在创业的毕业生也在此项课程调查中表现出偏好。

以上结果说明:其一,我校课程开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未来有不同选择的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课程;其二,对就业类课程帮助程度和掌握程度的评分确与其就业状态表现为相关关系。

表4.2:各课程对毕业生帮助程度得分


就业

深造

择业中

创业

总体

选修课

3.13

3.26

3.10

2.62

3.13

通识课

3.20

3.32

3.18

2.62

3.20

学科基础

3.78

4.06

3.69

3.69

3.78

专业课

3.93

4.32

3.81

3.92

3.93

专业提高

3.66

4.02

3.56

3.46

3.66

创业课

2.57

2.60

2.56

2.46

2.57

职业规划

2.85

2.78

2.89

2.38

2.85

就业指导

2.96

2.79

3.02

2.69

2.96

二专

3.57

3.86

3.52

3.00

3.57

注:1分代表程度最低,5分代表程度最高

表4.3:毕业生对各课程掌握程度得分


就业

深造

择业中

创业

总体

选修课

3.28

3.21

3.31

2.77

3.28

通识课

3.27

3.25

3.30

2.77

3.27

学科基础

3.62

3.78

3.58

3.31

3.62

专业课

3.61

3.74

3.58

3.15

3.61

专业提高

3.34

3.46

3.33

3.00

3.34

创业

2.66

2.53

2.70

2.62

2.66

职业规划

2.95

2.93

2.97

2.77

2.95

就业指导

2.96

2.67

3.07

2.77

2.96

二专

3.32

3.39

3.30

3.00

3.32

注:1分代表程度最低,5分代表程度最高

 

   衡量指标之六:对大学经历的认知

对于学校常见的几类经历(学术研究、学生会社团、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实习经历和技能证书),处于不同状态的毕业生认为其对自己帮助的评分判断存在差异,如图4.14。

已就业毕业生认为实习经历和学生会社团经历对其帮助最大;正深造毕业生认为学术活动对其帮助最大;择业中毕业生认为技能证书和学术活动对其帮助最大;创业中毕业生则认为实习经历和技能证书对其帮助最大。

可以发现,已就业毕业生和深造中毕业生对其大学经历有着相对较清晰的认知,而目前仍处于择业状态的毕业生并未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和学校的实践经历对于职业发展的帮助。

图4.14:学校常见经历对自身帮助评分

 

第五部分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与举措

一、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就业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校上下共同的重大任务,就业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线”。多年来,学校强化“办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就业列为学校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学校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班子亲自抓就业,形成了全员关心、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校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民生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职能部门在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学院以院长、书记为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重视和支持就业,健全了机制制度,出台了有力举措。

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畅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缩短信息传递时间

在就业信息传递方面,以学校就业信息网为主,调整和优化了网站服务栏目的结构和内容,增加了部分专业招聘求职网站以及财经类相关院校就业网站的链接;大力进行新媒体建设,通过“江财就业”的腾讯和新浪微博同步发布信息;开通“江财就业”微信平台后,加速了就业服务和指导信息的有效及时传播;继续坚持每月向7千多个用人单位和校友单位邮箱发送“江财就业”电子杂志,向校属各单位发送“江财招生就业”电子杂志;坚持组织召开就业工作例会,就业阶段性工作会议,毕业班班主任、班长和团支书会,职业发展与就业委员会,及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政相关会议精神,沟通校内外就业工作动态,传递就业招聘信息,部署各阶段工作。有效的举措统一了全校就业工作步伐,保障了就业工作能按计划有序平稳地推进。

 

表5.1: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新媒体使用情况表(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25日)

媒体

微博条数

/信息条数

粉丝数

/邮箱数

最大访

日问次数

累计浏览次数

累计IP

1

就业信息网

11962

——

62347

1028

5272738

592242

2

新浪微博

1243

3978

——

——

——

3

腾讯微博

1243

370

——

——

——

4

《江财就业》

12(每月1期)

7238

——

——

——

5

微信平台

——

3417

——

——

——

2、举办好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毕业生就业岗位充足

据统计,招生就业处以及部分学院共为2014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6597个,超出毕业生人数的4倍,就业岗位数量充足.其中含大、中型招聘会10场,提供就业岗位14042个。(见表5.2)

表5.2: 2014届毕业生大中型专场招聘会统计表

序号

时间

名称

参会

企业数

就业

岗位数

承办单位

1

2013年10月10日

中国南车集团及下属公司专场招聘会

16

705

招生就业处

2

2013年10月27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团企业招聘会

21

625

招生就业处

3

2013年11月2日

第五届CFO高端论坛暨校园专场招聘会

88

近1000个

会计学院

4

2013年11月8日

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双选会

39

2000余个

职业技术学院

5

2013年11月15日

省高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财经专场)

暨我校2014届毕业生冬季供需见面会

170

5966

招生就业处

6

2013年11月17日

信息管理学院IT专场暨南昌首届软件

与服务外包人才(校园)招聘大会

46

1380

信息管理学院

7

2014年3月29日

MBA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

79

806

MBA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8

2014年4月24日

2014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

101

2000余个

招生就业处

9

2014年5月23日

民营企业进校园江西财经大学专场招聘会

25

300多个

江西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生就业处

10

2014年5月30日

南昌人才活动周”校园招聘会

40

260

南昌市人才流动中心

小计

——

617

14042

——

3、努力开拓省内外就业市场,开放式沟通网络提升营销质量

招生就业处多次组织了就业市场拓展活动,着重走访了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北京、四川等地近400余家用人单位和各地的人才市场,扩展了校友和用人单位资源,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在继续传统实地走访和洽谈工作之外,着力构建自由的开放式双向信息沟通网络,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如运用各地校友会的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其一对一、多对一的互动性特点进行快速传播,直接针对就业岗位进行毕业生网络营销。

为了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在2013年下半年指导各学院启动了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经济环境下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去向行业、就业区域布局,重新制定了岗位和行业企业开发、就业区域拓展计划。

4、持续规范提升就业管理工作,服务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招生就业处对就业工作中的各环节进行了认真梳理,针对大中小型各种规模的校园招聘会建立了一系列规范的工作流程,如面试流水号管理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学生也可以成为校园里的“职业人”,就业工作也需要他们的参与和努力。招生就业处主动搭建学生参与就业工作的平台,成立了“学生助理中心”,组建了一支制度健全、业务清晰的学生团队,并给予他们充分信任。助理中心成员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以老带新、专业互补。招生就业处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师对这个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整个团队发展方向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分工协作有序,成为了学校内外就业信息传递、校园招聘现场管理、网络营销、用人单位服务和跟进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高效团队,为学校就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招生就业处还与学工部门协商,在全校本科各年级的近500个班级增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委员”职位,由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进行管理,减少了信息的传递层级,缩短了传递时间,有力提升了信息传递、活动组织的效果。

5、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就业援助有的放矢

2014届毕业生中,各本科学院共报送就业双困生218名,占毕业生总数的4.25%,其中1人延期毕业。招就处于2013年下半年学期分校区组织召开了就业双困毕业生座谈会;2014年3月份,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14]64号)的精神和要求,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88名毕业生给予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每人800元。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女生群体,招就处还专门组织了座谈会,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为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截至2014年11月30日,218名2014届双困毕业生群体中,207名已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4.95%。

(见表5.3)

 

表5.3:2014届双困毕业生群体就业数据统计表

序号

院系名称

总计

常规

出国

入伍

代理

灵活

升学

西部

自主创业

就业数

待就业

初次率

1

国际学院

6

4



1





5

1

83.33%

2

工商管理学院

24

17

3



1

1


1

23

1

95.83.%

3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7

4



1

1

1



7


100%

4

会计学院

47

35



7

3




45

2

95.75%

5

国际经贸学院

11

6




4

1



11


100.00%

6

经济学院

4

2



1

1




4


100.00%

7

金融学院

20

16



1

3




20


100.00%

8

统计学院

12

10




1




11

1

91.67%

9

信息管理学院

15

8


1

1

5




15


100.00%

10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11

7




2

2



11


100.00%

11

法学院

6

2




1

1

1


5

1

83.33%

12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17

4



1

10




15

2

88.24%

13

外国语学院

3

1



2





3


100.00%

14

人文学院

8

5




1

1



7

1

87.50%

15

艺术学院

23

3




19




22

1

95.65%

16

体育学院

3

1




1

1



3


100.00%

17

延期毕业

1










 1


总计

218

125

3

1

15

53

8

1

1

207

11

94.95%

6、抓住“授渔”核心,推行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提升教师生涯教育素养

经过努力,我校的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水平与成效在江西省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在理念、举措、活动质量等方面始终向国内知名高校看齐。尤其自2013年10月引进“云梯生涯教育平台”以来,我们抓住根本,以这个平台为载体,在职业发展教育全程化和专业化上着力开展了大量工作。自2011级(即2015届)学生起,在校生已全部纳入学校生涯教育平台这张网(简称“云梯”),通过“一张网、两门课、两项比赛、两本小册”,将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就业指导》两门课程与学生活动和比赛有机结合,使得我校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有载体、有根基,促进了学生的生涯行动,从客观条件上实现了从大一至大四的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目前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立体化架构,既有动态的就业信息网、微信、微博、电子杂志,也有静态的展板、招贴画、小册子等;既有常规的课程、个询、工作坊与比赛,也有不定期的大讲堂、分享会、讲座与报告会,“动静态”结合的全方位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中的正向影响已经显现。

全程化、专业化职业发展教育的核心在于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一年来我们在教师培训上进行了创新,为全校各学院有志于在这个领域工作的教师引进了为期52周次的在线培训,寒假和暑假里还根据日常工作考核结果选送了6位老师参加了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学习培训,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焦点教练技术”培训和人社部的国家职业指导师系列考试,使教师培训达到常态化和专业化;在课程建设上进一步规范了大纲的严密性、两门课程都制定了标准参考课件并指定了授课素材,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以及支持课程的云梯平台的应用指导。

我校以课程为引领、活动(比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实施使得我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少高校来校学习交流。

7、做好“授渔”实务,抓好职业发展教育实践,求职指导多管齐下

我们认真调研,梳理了校内学生各类职业发展促进活动,开发了“课程+活动+比赛”的职业发展教育新模式:在课程阶段,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学管理,按照教学常规制订教学大纲、制作统一课件并组织任课老师集体备课,严格对课程教学进行考核与管理;在活动阶段,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按照工作进度,着重围绕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开展指导和促进工作,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开展了“首届‘卓越思维与实践’菁英学生训练坊”、“江财职业大讲堂” 、“求职工作坊”、“职业素养提升系列”工作坊、实习分享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已成系列并将持续举行;在比赛阶段,积极与企业联系、牵线搭桥,促进学生与社会真实职场的互动,成功打造了“生涯人物访谈大赛”、“名企实习生选拔赛”两项精品赛事,从初赛到决赛全程都吸引着各年级学生竞相参与。

我们坚信,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成果一定会极大地提升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理念和为自己的生涯负责的信念,同时水到渠成地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表5.4 :职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的求职指导系列活动一览表(部分)

序号

时间

项目

效果

1

2013年9月上旬

编制2014届毕业生求职指导手册《江财支持你》

发给全体2014届毕业生,根据求职的流程直观地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信息整理、简历写作、网申、面试应对等给予了有效教育引导。

2

2013年9月中旬

分校区为2014届毕业生开展乔布堂简历制作技巧讲座,并为全校在校生免费发放乔布堂简历会员卡。

为学生制作优秀求职简历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3

2013年10月中旬

引进 “仁能达云梯生涯教育自助系统”

将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合理分配到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将职业发展教育贯穿大学四年,填补了以往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中大二、大三年级的真空地带,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

4

2013年10月下旬

开展系列求职指导工作坊

对毕业生开展了“自我介绍”、“简历诊断”、“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为主题的求职面试指导活动,受到毕业生的欢迎和热烈响应。

5

2013年10月下旬

启动个体职业咨询工作

工作日的每个下午安排我校就业指导专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服务。

6

2013年10月下旬

举办“2014年公务员招考基础强化培训班”和“冲刺班”

两个培训阶段全校分别有500余名和230多名毕业生参加,有效提高了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应试及面试能力。

7

2013年11月中旬

大型招聘会前简历及面试指导

专门组织安排校内部分就业指导老师,为毕业生进行求职简历现场咨询指导,优化了部分毕业生简历,提高了毕业生获得面试的机会。

8

2013年11月中旬

分校区举办求职面试为主题的礼仪讲座

强化了毕业生礼仪意识,提升了求职竞争力。

9

2013年11月下旬

举办外企求职面试技巧提升专题讲座

得到学生积极响应,提升了毕业生在外企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10

2014年3月初

举办求职指导工作坊

针对考公务员和考研落榜毕业生开展了“自我介绍”、“简历诊断”、“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为主题的求职面试指导活动,受到有关毕业生的欢迎和热烈响应。

11

2014317日起

继续开展个体职业咨询工作

每周一至周五安排我校就业指导专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服务。

12

201435-47

举办中公教育公益讲座

联合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简称江西中公教育),邀请该公司资深讲师来校举办公职考试政策解读、报名指导、专项辅导、应试临考等系列公益指导讲座。

13

 春季招聘会前

进行大型校园招聘会前求职简历现场咨询指导

专门组织安排校内部分就业指导老师,为毕业生进行求职简历现场咨询指导,优化了部分毕业生简历,提高了毕业生获得面试的机会。

14

20143月中旬

举办首届生涯人物访谈大赛

历时几个月,决赛决出了6支优秀队伍,带动了2013级学生对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探索。

15

2014418日至516

举办首届“直通名企”实习生选拔赛

分实习宣讲会及“乔布堂”简历培训、初赛——简历筛选、面试培训、复赛第一轮、复赛第二轮及总决赛等环节。共有8家企业提供比赛和实习岗位。

16

20144月初

编制2015届毕业生求职指导手册《江财支持你》

在2013年版基础上修订并印制,全部发到2015届毕业生。

17

20145

编制2014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手册《江财欢迎你》

随通知书寄送给新生,启发新生职业规划意识

18

20144-5

开展201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多次组织集体备课和教案研究,规范统一课件和教学内容,研讨上课方式和效果。

8、拓展校园招聘会定位,加强在校生职业实习体验

在抓好毕业班学生就业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计划,与社会各用人单位联系,请求支持我校学生实习,为我校大二和大三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除了日常的单个企业实习生招聘活动之外,本学年举办的“直通名企——实习生选拔赛”吸引了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联通、中江投资等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不仅提供实习岗位,还积极参与比赛过程的指导和评选;我们在五月中旬专门举办了“江西财经大学首届实习生专场双选会”,现场统计有4000余名在校生参加。这样未雨绸缪,有效地促进了在校学生积极行动,尽早做好就业准备。

 

三、促进毕业生创业政策措施

学校于2002年正式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经实践检验后于2007年写进“江西财经大学章程”,成为全校工作的宗旨。2010年,学校出台了《江西财经大学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江财党字【2010】18号)、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江财字【2010】58号)、《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江财字【2010】145号)等文件,从政策上要求全校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与实效,并提出了各项保障措施。

1设置创业教育特色课程

根据普及型和精英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创业教育知识基础性课程、技术提高性课程和素质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分布在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之中,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理论性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小企业管理、创业团队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营销、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实践性课程包括创业模拟与实践、企业营运实训、财务管理实训、纳税业务、电子政务等。

活动性课程包括各类项目活动和专题活动。项目活动主要以学科竞赛、科研课题、创新创业训练和学生创业孵化项目为主。专题活动主要有“创业论坛”、“创业技能竞赛月”、“大学生学术节”和“体育艺术节”等活动。

2打造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多年来,学校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师资建设规划中,建设了四种类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即创业教育决策师资、创业教育管理师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和创业教育实践指导师资,并分别确定了建设的途径。特别是学校为中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条件,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在五年内,至少有半年时间用来从事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使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公司、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制度化,常态化;学校重视聘请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科技、工程人员、管理人员等共同担任创业指导教师或客座教授;学校不断加快创业教学团队建设,包括实验教学团队、实习实训教学团队和实践活动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水平。2003年以来,学校在企业、地市挂职锻炼、项目开发的教师有128人,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88人,聘请企业高管、政府高官、专家学者85人作为兼职教师,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3搭建创业教育教学平台

学校建立了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学科专业实验室共71个,拥有1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和设备条件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上网实验和教学资源共享。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或部门合作共建了267个校内外教学基地,其中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育人基地;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

学校设立了创业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专职教研人员,负责全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工作和校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研制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建设等工作。

学校建立创业教育网站,融合全校各类教学资源,发布创业教育信息,交流创业经验,为学生开展创业学习提供帮助。

4营造创业教育文化环境

为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理想和成才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挖掘、整理、提升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出“信敏廉毅、敬业乐群,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学校创业文化。

①学校的创业文化活动常规化:1月份大学生科研课题招投标;3月份举办各类论坛;4月份社团文化艺术节;5月份创业技能竞赛月活动;6月份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及结题答辩;7、8月份暑期社会实践;9月份大学生艺术节;10月份各类论坛和各类学科竞赛;11月份校学术节;12月份创业素质考评。

②学校的创业文化活动系列化:设有“创业论坛”、“校友论坛”、“江西高端论坛”、“江西高管论坛”、“蛟桥论坛”、“经济论坛”、“博士论坛”等学术论坛。

③学校的创业文化活动制度化:制定“宣传创业事迹、赞美创业行为、表彰创业人物”的系列管理办法。

④学校的创业文化活动深层化:探索德育教育与创业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校训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机制。

5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①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我校本科教育1994年开始实行学分制。2003年修订了《江西财经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推广了双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了调换专业办法,设置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2009年以后相继颁发了《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管理办法》、《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和《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导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规范了创业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

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和“两线控制、三项评价、四方反馈”的质量监控机制。

③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办法。在课程考试上,实行课程性质决定考试方式;在实践教学上,实行态度与效果结合考察;在毕业论文上,允许创业学生用企业规划、公司财务报告、业务运营报告等既可反映专业知识又可反映实际能力的文本作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第六部分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应对举措

一、毕业生就业趋势

1、毕业生就业人数仍将高企,市场结构性矛盾将继续存在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据权威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仍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加上往年未落实就业或待就业毕业生,求职人群的规模依然可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继续存在。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5018名,毕业生规模与2014届毕业生相当,就业工作任务繁重,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2、“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日渐深入,将全面引领毕业生就业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4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六条促进就业的新措施:“延长小微企业招毕业生享社保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毕业生灵活就业2年内可享受社保补贴、加大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帮扶、国企招聘应届毕业生须公示、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等手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将在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通知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政策推动下,大学生创业人数会增多;大学生创业的质量会逐渐提高。

3、财经类人才需求旺盛,我校毕业生就业仍将保持良好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预见今后金融行业对财经类人才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首先,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如降低金融业门槛,吸引民间资金建立金融机构、IPO 发行制度由备案制逐步过渡到注册制,将为我校金融、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保险业的脱困与革新,将为毕业生带来机遇。最后, 以小额融资担保公司为代表的非货币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将拓宽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空间。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来看,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在金融行业, 金融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将使我校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4、大数据背景下新兴媒体接连涌现,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影响全社会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已经逐步消除,而就业信息有效及时沟通和传递成为制约工作效率的瓶颈。除了传统的计算机互联网外,手机微博、微信和APP客户端等方式,已成为毕业生乐意使用的日常接收、查看和反馈信息的媒介。在网络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时代,借助新兴媒体有力地推进毕业生就业政策、求职信息、招聘信息等及时有效共享,将就业工作人员从传统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就业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5、落实好各项具体就业工作,需要科学就业理念的引领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就业观念和心态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能力存在差距;部分学生过于乐观,未能切合实际准确定位自身能力与职位;不少毕业生同学将就业寄托在公务员考试上而不积极求职应聘;部分同学认为就业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对就业抱着“你急我不急”的心理。就业心态问题,既有毕业生个人方面原因,更多的是受学生家长和朋友,毕业生师兄师姐影响,以及由整个社会环境氛围所造成。进一步纠正就业心态,需要科学就业理念的引领。

6、招聘会与生涯教育有机结合,招聘效率提高迫在眉睫

学校每年举办400余场专场招聘会,专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然而,在招聘会上为数不多的签约毕业生数和签约比例,与招聘场次的集聚和招聘会场面的热闹却形成强烈反差。当然,究其原因可能涉及企业、学校、毕业生等多方原因,如何对招聘进行细致的筛选,有效区分不同企业的进校招聘需求,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地联系和接待策略,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参加,将是高校办好校园招聘会,提高招聘会效率要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不断推进,招聘会除了针对毕业生的重点功能外,招聘会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在招聘会中间设置单独的区域供低年级在校生探索和了解企业、行业、职业,感受就业气氛等,将低年级学生力量整合到招聘会中,鼓励他们参与和投入,在实际和外界企业的接洽中,促进他们了解社会、认识职场,这些认识又将促使他们更多地思考自身的发展,指导自己大学的学习生活,促进自身的生涯发展。

7、把握好90后的“安全感”,将是做好90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

面临不同的人生选择时,大家经常会觉得选择要基于一种安全感,一个人要能够有安全感,才能够合理化他的选择。90后对安全感的定义完全不一样。对90后来说,竞争、自由和个性化是安全感的来源。“我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报酬,想在这家企业工作就工作,如果明天不认同这个老板的价值观,随时可以走。”在90后看来,依靠能力建立的一套价值观,才给他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二、应对举措

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服困难,积极作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今年乃至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1、深化教改,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工作要紧紧服务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去认识和落实。在注重给予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这个“鱼”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等就业能力,即“渔”的能力。

2、政策引领,创新思路开辟毕业生就业创业新渠道

进一步加强专项就业政策宣传和解读,用好、用活国家和各级政府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在服务西部计划、创业、预征兵等项目中增强对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的引导,努力提升就业数据统计中的考取公务员比例、升学比例等重要指标。教育部领导最近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今后创业要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创业教育不能停留在‘唤醒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上,要落实创业实务指导和培育工作。” 我们要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人社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提出的一些新的就业促进政策,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发挥优势,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企业希望学生们“把学问变成学会,多参与企业各种项目、实习;把专业变成专长,及早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发展强项;尽早明确就业、学习进研、创业三个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增进学生对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的认识。各学院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继续推动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企业奖助学金、订单班等各种形式的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搭建平台,以促进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4与时俱进,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引领互联网环境下校园招聘的新模式已扑面而来,一些企业已经在探讨互联网时代如何打造自身良好的雇主品牌,高校也要及时应对,紧扣人才需求与供应脉搏,梳理行业发展趋势,思考如何打造自身的就业品牌。

社会上已有不少专业化公司在通过大数据匹配技术搭建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平台,谋取人才供求新路径,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同频进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做到足不出户就能 “高效率”拓展几何级数的就业市场。

5、加强调研,做好相关专业的年度人才需求分析

坚持通过充分的调研,全方位地了解行业现状、企业的用人观、学生的就业观,汇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做好相关专业的年度人才需求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学生的就业观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学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6、重视师资,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我校学生职业发展类课程已正式纳入了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使课程建设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让全覆盖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引导学生职业发展的坚实平台。要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坚持不懈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老师们创建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提供有吸引力的培训,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学有所长、长有所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全程教育,“持续浸润”促进学生职业品牌升值

德勤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曾提出了当下雇主期待的毕业生的标准:“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无惧压力勇于前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严谨分析解决问题、目标导向矢志不渝、追求卓越天生骄傲”。而我们深知,90后在职场上把“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作为他们最重要的职业目标,“安全感和稳定感”也上升为第二重要的职业目标。了解并把握好当前90后高校毕业生的“安全感”,将有助于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在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基础上,细致做好90后毕业生的各项具体实际工作。

我们需要继续扎实做好我校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理念持之以恒地通过课程教育、活动体验、实践促进来支持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责任感,自觉将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在踏入职场之初就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品牌,通过持续而专注的投入让自己的职业品牌不断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