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教学质量信息

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毕业生规模

我校2014届普通本科共55个专业(含方向)、106个行政班,共5131人。

毕业生结构

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男女生比为4:6,男生比例最高的是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男女生比例为7:3。女生比例最高的是外语学院,男女生比例2:8(见表1、表2)。 我校53个本科专业有33个专业男生人数小于女生人数。女生比例最高的专业是日语,男女生比例3:17(见表3)。

 

表1:我校近3年普通本科毕业生性别分布表

性别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2193

2265

2340

2507

2509

2791

总计

4700

4774

5131

 

表2: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各学院学生性别分布表

序号

院系名称

总计

1

国际学院

208

309

517

40.23%

59.77%

2

工商管理学院

271

308

579

46.80%

53.20%

3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142

205

347

40.92%

59.08%

4

会计学院

306

641

947

32.31%

67.69%

5

国际经贸学院

118

144

262

45.04%

54.96%

6

经济学院

112

91

203

55.17%

44.83%

7

金融学院

250

206

456

54.82%

45.18%

8

统计学院

89

89

178

50.00%

50.00%

9

信息管理学院

144

89

233

61.80%

38.20%

10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108

110

218

49.54%

50.46%

11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286

95

381

75.07%

24.93%

12

外国语学院

30

130

160

18.75%

81.25%

13

人文学院

42

64

106

39.62%

60.38%

14

法学院

63

75

138

45.65%

54.35%

15

艺术学院

136

218

354

38.42%

61.58%

16

体育学院

35

17

52

67.31%

32.69%

——

总计

2340

2791

5131

45.61%

54.39%

说明:本表按电话号码本学院顺序排列。

 

表3:2014届普通本科各专业(含方向)毕业生性别分布表

专业方向

总计

女生比例

保险

21

23

44

52.27%

财务管理

52

104

156

66.67%

财政学

38

54

92

58.70%

城市规划

13

13

26

50.00%

电子商务

26

22

48

45.83%

电子信息工程

30

17

47

36.17%

法学

40

58

98

59.18%

法学(法务会计)

23

17

40

42.50%

房地产经营管理

19

19

38

50.00%

工程管理

27

17

44

38.64%

工商管理

49

51

100

51.00%

工业设计

34

34

68

50.00%

公共事业管理

7

14

21

66.67%

管理科学

19

14

33

42.42%

广告学

14

21

35

6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75

102

177

57.63%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17

20

37

54.05%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12

31

43

72.09%

国民经济管理

19

23

42

54.76%

行政管理

13

10

23

43.48%

会计学

148

315

463

68.03%

会计学(ACCA方向)

50

102

152

67.11%

会计学(国际会计)

74

169

243

69.55%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56

120

176

68.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0

30

80

37.50%

金融学

229

183

412

44.42%

金融学(国际金融)

122

109

231

47.19%

经济学(理论经济方向)

36

24

60

40.00%

经济学(应用经济方向)

57

44

101

43.56%

劳动与社会保障

6

15

21

71.43%

旅游管理

25

51

76

67.11%

人力资源管理

30

60

90

66.67%

日语

5

29

34

85.29%

软件工程

222

63

285

22.11%

社会工作

13

14

27

51.85%

社会体育

26

4

30

13.33%

市场营销

33

43

76

56.58%

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

89

81

170

47.65%

市场营销(项目投资与营销策划)

18

19

37

51.35%

税务

78

112

190

58.95%

体育产业管理

9

13

22

59.09%

通信工程

34

15

49

30.61%

统计学

89

89

178

50.00%

文化产业管理

8

8

16

50.00%

物流管理

52

54

106

50.94%

新闻学

7

21

28

7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3

36

89

40.45%

信息与计算科学

22

9

31

29.03%

艺术设计(广告设计)

23

31

54

57.41%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23

39

62

62.90%

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

23

37

60

61.67%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24

32

56

57.14%

音乐学

9

44

53

83.02%

英语

25

101

126

80.16%

园林【09级延期毕业生】

 

1

1

100.0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4

10

34

29.41%

总计

2340

2791

5131

54.39%

 

2014届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学校地处中部地区,招生生源计划向本省倾斜较大。来自江西本省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64.12%。最少的为西藏区,占比为0.14%。除本省外,生源人数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是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

 

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经济区域划分办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

图1: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图

 

表4:我校近三届普通本科毕业生省份来源表

   届别

生源地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毕业生数

占比

毕业生数

占比

毕业生数

占比

安徽省

97

2.06%

97

2.03%

130

2.53%

北京市

43

0.91%

36

0.75%

30

0.58%

福建省

85

1.81%

97

2.03%

84

1.64%

甘肃省

54

1.15%

49

1.03%

70

1.36%

广东省

87

1.85%

74

1.55%

79

1.54%

广西区

65

1.38%

54

1.13%

68

1.33%

贵州省

56

1.19%

66

1.38%

72

1.40%

海南省

46

0.98%

47

0.98%

50

0.97%

河北省

70

1.49%

73

1.53%

62

1.21%

河南省

86

1.83%

100

2.09%

118

2.30%

黑龙江

50

1.06%

50

1.05%

41

0.80%

湖北省

100

2.13%

125

2.62%

121

2.36%

湖南省

81

1.72%

80

1.68%

88

1.72%

吉林省

40

0.85%

45

0.94%

42

0.82%

江苏省

100

2.13%

94

1.97%

98

1.91%

江西省

2990

63.62%

3085

64.62%

3290

64.12%

辽宁省

35

0.74%

32

0.67%

32

0.62%

内蒙古

32

0.68%

39

0.82%

34

0.66%

宁夏区

34

0.72%

39

0.82%

41

0.80%

青海省

34

0.72%

32

0.67%

40

0.78%

山东省

109

2.32%

103

2.16%

99

1.93%

山西省

57

1.21%

49

1.03%

71

1.38%

陕西省

33

0.70%

31

0.65%

34

0.66%

上海市

30

0.64%

24

0.50%

28

0.55%

四川省

72

1.53%

46

0.96%

48

0.94%

天津市

28

0.60%

26

0.54%

34

0.66%

西藏区

2

0.04%

0

0.00%

7

0.14%

新疆区

16

0.34%

22

0.46%

35

0.68%

云南省

52

1.11%

48

1.01%

58

1.13%

浙江省

67

1.43%

62

1.30%

69

1.34%

重庆市

49

1.04%

49

1.03%

58

1.13%

总计

4700

100.00%

4774

100.00%

5131

100.00%

 

毕业生就业率

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8.27%,高出省内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全省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32%),居全省高校第二位,就业率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全省前茅。

 

毕业生就业流向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7.98%的毕业生省内就业,26.09%的毕业生往广东省就业,就业超过百人的其它几个省份分别为浙江省(229人)、上海市(176人)、福建省(110人)、江苏省(104人)。见图2。

 

图2: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布图

各省市地市就业区域中,江西省内就业1386人,其中南昌市占67.03%;广东省就业952人中,深圳市占51.26%,其它超50人的地市分别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浙江省就业229人,其中杭州占40.61%;福建省就业110人,其中32.73%去往福州;江苏省就业104人,其中22.12%去往苏州。

 

表5:2014届毕业生部分省市就业区域流向统计表(“占比”以省为单位统计)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江西省

江西省南昌市

929

67.03%

浙江省

浙江省杭州市

93

40.61%

江西省上饶市

109

7.86%

浙江省宁波市

48

20.96%

江西省赣州市

83

5.99%

浙江省温州市

24

10.48%

江西省九江市

62

4.47%

浙江省金华市

18

7.86%

江西省宜春市

50

3.61%

浙江省绍兴市

18

7.86%

江西省吉安市

40

2.89%

浙江省台州市

15

6.55%

江西省鹰潭市

30

2.16%

浙江省其它

13

5.68%

江西省抚州市

29

2.09%

该省合计

229

10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

23

1.66%

福建省

福建省福州市

36

32.73%

江西省新余市

20

1.44%

福建省莆田市

7

6.36%

江西省萍乡市

11

0.79%

福建省其它

20

18.18%

该省合计

1386

100.00%

福建省厦门市

47

42.73%

广东省

广东省深圳市

488

51.26%

该省合计

110

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150

15.76%

江苏省

江苏省苏州市

23

22.12%

广东省佛山市

94

9.87%

江苏省南京市

20

19.23%

广东省东莞市

89

9.35%

江苏省无锡市

12

11.54%

广东省珠海市

41

4.31%

江苏省昆山市

7

6.73%

广东省中山市

34

3.57%

江苏省常州市

6

5.77%

广东省惠州市

28

2.94%

江苏省盐城市

5

4.81%

广东省江门市

8

0.84%

江苏省其它

31

29.81%

广东省其它

20

2.10%

该省合计

104

100.00%

该省合计

952

100.00%

备注:一个地市就业人数少于5人的,计入“其它”项。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3%的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达1200人;21%%的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达760人;就业超过百人的行业依次分别为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具体就业行业分布见图3。

图3: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布图

 

在金融行业就业的1200名毕业生中,其中82%集中于货币金融服务行业,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和其它金融活动就业共215人,见图4。

 

图4: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金融行业就业流向分布图

数据统计显示,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近1/4的毕业生(889名)从事金融业务人员工作岗位。其它工作岗位具体人数分布见图5。

 

图5: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工作岗位分布图

 

教学质量信息之3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2014届)

我校是地处中部地区的地方财经院校,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共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 统计学共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产业经济学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8个本科专业。我校各普通本科专业结合学校培养“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宗旨办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财经院校特色。

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学校未雨绸缪,重点突破,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全面推进就业指导,贴心开展就业服务,大力开展困难帮扶工作,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8.27%,高出省内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全省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32%),居全省高校第二位,就业率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全省前茅。

就业特点之一: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排名居全省高校前列

今年江西省教育厅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中,仍然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国家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核查。根据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831日,我校普通本科5131名毕业生中就业人数4529人,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8%以上(见附表1),达到88.27%,实现了学校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排名居省内高校第二位。

表1:我校近六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一览表

   项目

届别

考研率(%)

常规就业率(%)

初次就业率(%)

全省高校排名

2009届

9.23

54.44

84.68

8

2010届

10.57

55.82

87.62

4

2011届

9.65

62.13

90.02

2

2012届

9.91

56.74

90.51

1

2013届

10.66

60.24

90.01

2

2014届

9.94

61.09

88.27

2

 

就业特点之二:校园专场招聘逐年增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 

据统计,自2013年9月2014年6月共1026家企业通过招就处举办的各类校园招聘会招聘我校2014届毕业生(不含学院接洽的单个企业),学校共为毕业生举办大中型招聘会10场,小型专场校园招聘会409场,共提供就业岗位26597个。大中型招聘会比2013年增加3场,校园专场招聘会增加36场,就业岗位数增加797个。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呈现旺盛的社会需求。

表2:我校近3年校园招聘会统计表(未包含学院举办的小型专场招聘会)

   届别

规模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场次数

岗位数

场次数

岗位数

场次数

岗位数

大中型招聘会

5

11100

7

12221

10

12555

企业专场招聘会

348

12868

373

13579

409

14042

合计

——

23968

——

25800

——

26597

在进校招聘的409家企业中,超过10%以上的分别为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25%、22%、10%,见图1。

图1:2014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企业所属行业分布图

 

就业特点之三:省外就业比率超过1/3,省外集中于粤浙闽苏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7.98%的毕业生省内就业,26.09%的毕业生往广东省就业,就业超过百人的其它几个省份分别为浙江省(229人)、上海市(176人)、福建省(110人)、江苏省(104人)。见图2。

图2: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布图

各省市地市就业区域中,江西省内就业1386人,其中南昌市占67.03%;广东省就业952人中,深圳市占51.26%,其它超50人的地市分别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浙江省就业229人,其中杭州占40.61%;福建省就业110人,其中32.73%去往福州;江苏省就业104人,其中22.12%去往苏州。

 

表3:2014届毕业生部分省市就业区域流向统计表(“占比”以省为单位统计)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省份

地市

就业人数

占比

江西省

江西省南昌市

929

67.03%

浙江省

浙江省杭州市

93

40.61%

江西省上饶市

109

7.86%

浙江省宁波市

48

20.96%

江西省赣州市

83

5.99%

浙江省温州市

24

10.48%

江西省九江市

62

4.47%

浙江省金华市

18

7.86%

江西省宜春市

50

3.61%

浙江省绍兴市

18

7.86%

江西省吉安市

40

2.89%

浙江省台州市

15

6.55%

江西省鹰潭市

30

2.16%

浙江省其它

13

5.68%

江西省抚州市

29

2.09%

该省合计

229

10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

23

1.66%

福建省

福建省福州市

36

32.73%

江西省新余市

20

1.44%

福建省莆田市

7

6.36%

江西省萍乡市

11

0.79%

福建省其它

20

18.18%

该省合计

1386

100.00%

福建省厦门市

47

42.73%

广东省

广东省深圳市

488

51.26%

该省合计

110

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150

15.76%

江苏省

江苏省苏州市

23

22.12%

广东省佛山市

94

9.87%

江苏省南京市

20

19.23%

广东省东莞市

89

9.35%

江苏省无锡市

12

11.54%

广东省珠海市

41

4.31%

江苏省昆山市

7

6.73%

广东省中山市

34

3.57%

江苏省常州市

6

5.77%

广东省惠州市

28

2.94%

江苏省盐城市

5

4.81%

广东省江门市

8

0.84%

江苏省其它

31

29.81%

广东省其它

20

2.10%

该省合计

104

100.00%

该省合计

952

100.00%

备注:一个地市就业人数少于5人的,计入“其它”项。

 

就业特点之四:近1/3集中于金融业,超1/4从事金融业务人员岗

据统计,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33%的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达1200人;21%%的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达760人;就业超过百人的行业依次分别为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具体就业行业分布见图3。

图3: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布图

 

在金融行业就业的1200名毕业生中,其中82%集中于货币金融服务行业,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和其它金融活动就业共215人,见图4。

 

图4: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金融行业就业流向分布图

数据统计显示,在我校2014届正常签约就业的3649名毕业生中,近1/4的毕业生(889名)从事金融业务人员工作岗位。其它工作岗位具体人数分布见图5。

 

图5: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工作岗位分布图

 

 

就业特点之五:用人单位评价高  

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40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认为我校毕业生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 “工作态度”、“团队意识”等方面,认为本科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认为我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有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学生活动,较好地掌握了职场礼仪和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具体数据:认为学校毕业生“诚实守信(信)”的占98.1%,“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好(敏)”的占95.3%,“遵纪守法观念强(廉)”的占98.6%,能“吃苦耐劳(毅)”占98.2%,“人际合作和团队精神强(敬业乐群”的占96.3%,对该校毕业生“整体质量满意”的达96.7%。
  我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受到媒体广泛好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半月谈》、《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江西教育电视台、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入榜

2013-06-24 13:31:21来源:学信网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10001

北京大学

北京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03

清华大学

北京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055

南开大学

天津

 

10056

天津大学

天津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13592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14202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河北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0176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1446

黑龙江东方学院

黑龙江

 

10246

复旦大学

上海

 

10247

同济大学

上海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10284

南京大学

江苏

 

10286

东南大学

江苏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10295

江南大学

江苏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13687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

 

10335

浙江大学

浙江

 

16301

宁波诺丁汉大学

浙江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10384

厦门大学

福建

 

11784

仰恩大学

福建

 

13469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10456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

 

18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山东

 

1942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

 

10486

武汉大学

湖北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10533

中南大学

湖南

 

10558

中山大学

广东

 

10590

深圳大学

广东

 

10610

四川大学

四川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10730

兰州大学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