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学校名称 | 作者姓名 |
1 | 佛系现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 | 江西财经大学 | 周海燕 |
2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 江西财经大学 | 许桂芳 |
3 |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教育的现实路径概析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莹莹 |
4 | 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的缘起困境价值再构 | 南昌大学 | 胡邦宁、吕晨 |
5 |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动态与思考--机遇CNKI文献的统计分析 | 南昌工程学院 | 巢传宣 |
6 |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与弘扬改革改革创新精神 | 南昌职业学院 | 王永乐、周金堂 |
7 | 高校辅导员创造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困惑与路径 | 赣南师范大学 | 李文瑞 |
8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协同文化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 南昌大学 | 明海伟、李云辉 |
9 | UGC模式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创新 | 江西农业大学 | 王稀珍、陈林辉 |
10 | 高校辅导员心理“双微能力”的圈层化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视角 | 宜春学院 | 李鑫顺 |
11 |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三重意蕴 | 江西师范大学 | 胡新坤、瞿伟、王静 |
二等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学校名称 | 作者姓名 |
1 | 当代大学生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 赣南师范大学 | 夏国永、郑青 |
2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转型探析 | 南昌工程学院 | 夏志红 |
3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 严交笋 |
4 | 校媒融合视阈下提升高校舆论引导力的思考 | 萍乡学院 | 陈永国 |
5 | 互联网思维视阈下培养职校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万晖、沈杨杨、史继新 |
6 | 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职院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研究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 黄亮 |
7 | 试论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 | 华东交通大学 | 付梦荻 |
8 |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指数测量、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江西师范大学 | 刘开源、金木根 |
9 | 新时代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精准扶贫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 华东理工大学 | 谢涛峰 |
10 | 从“灌输”到“灌浆”: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 | 上饶师范大学 | 钟晓丽、杨智勇 |
11 |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境遇及应因 | 江西警察学院 | 谢山河 |
12 | 运用陶瓷艺术文化资源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探析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熊一兵、邹金成 |
13 |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激励机制构建--基于期望理论视角 | 江西警察学院 | 王朝 |
14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和实效性研究 | 萍乡学院 | 罗钦艳 |
15 |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路径设计与选择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董丽娜、操维琦 |
16 | 医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赣南医学院 | 王静雅、邓寿群 |
三等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学校名称 | 作者姓名 |
1 | 奠基与拓展:“四个自信”与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九江学院 | 夏仕、邱洁瑞 |
2 | “双创”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 南昌师范学院 | 王晨 |
3 | 小平台大思政:“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九江学院 | 项忠平、赵宇剑 |
4 | 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及依托地方优秀文化打造“文化育人”校园环境--以某学院为例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王小君 |
5 | 成功考研学生群体特性视角下高校考研指导工作研究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车如凤 |
6 | “党建+”背景下高校党建连个会建设机制研究--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 江西服装学院 | 张建荣 |
7 | 高校“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华东交通大学 | 蔡倩芸 |
8 |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入党后项目化教育探索--以学生党员卓越班建设为例 | 江西理工大学 | 刘黎明 |
9 |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政治素质调查研究报告--以某学院为例 | 江西工程学院 | 杨小东 |
10 | 智能手机影响下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蒋常香 |
11 |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学习状态调查研究 | 南昌航空大学 | 杜为 |
12 |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策略思考 | 上饶师范学院 | 张亮 |
13 | 基于中草药栽培专业《中药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邓春燕、梁小敏、夏慧敏 |
14 | 基于“党建+先锋模范”的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 | 南昌大学 | 罗华、傅春晖 |
15 | 高职院校自主新思路:创新构建多维资助模式 |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张永红 |
16 | 当前大学生理想薄弱、信念缺失的具体表现及教育应对方法研究 |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高磊 |
17 | 浅析“九个坚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 南昌理工学院 | 张程程 |
18 | 以苏区精神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曹桂香、曹莲香、毛东升 |
19 | 从弗洛姆的思想看高校学生网络社会健全人格的构建 | 井冈山大学 | 吴丽华 |
20 | 新时代传统文化对培育“四有”青年大学生的探讨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申军、郭诚君、李锐 |
21 | 大学生红色励志教育的价值维度 | 井冈山大学 | 黄志兴、肖长春 |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2018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我校教师周海燕、许桂芳分别凭借《佛系现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改革开放40年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回顾与思考》荣获一等奖。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工作研究、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工作质量。经过各高校推荐、评委通讯评审、现场会评等环节,共评选出优秀论文48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1篇。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伟大中国梦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努力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为实现“百年名校”的江财梦做出新的贡献。(文/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