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学术江财

首页>>学术江财>>新闻列表

北京大学乔晓春教授来我校讲学


        应经济学院和生态经济研究院邀请,11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乔晓春教授来我校做了题为“如何做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经济学院副院长潘丹副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来自信息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生态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等师生聆听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乔教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逻辑方法和技术方法出发,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体系,报告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一般方法论——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或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一般技术方法——定量方法包括统计学原理、抽样调查方法、线性回归模型、分类数据分析、生存分析、多元统计、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性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扎根理论、焦点组讨论等;特定技术方法——计量经济学、计量心理学、计量社会学等。乔教授指出每一种方法只能针对某一类特定数据,光会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学习必须系统,避免碎片化和跨越式学习。接着乔教授介绍了生存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马尔科夫链模型、计算机仿真、蒙特卡洛方法以及贝叶斯方法等各种研究方法或模型的特点,乔教授指出模型是跟着数据走的,用什么样的数据,就选与之相应的模型。模型的乱用是目前存在的很大问题。所以,学习模型必须先学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作为应用统计学者,还要掌握必要的统计分析软件,但绝对不能照着软件来学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

  乔教授的报告严谨规范、逻辑缜密、内容丰富,为全体教研人员和硕博研究生带来了一场具有学术前瞻性的专题讲座。在互动环节,教研人员围绕如何科学地选择变量,如何建立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等相关问题与乔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文/经济学院 生态经济研究院)

  [延伸阅读]

  乔晓春,现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国际人口学会、美国人口学会会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国际健康寿命研究组织核心组成员。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人口研究》杂志主编。曾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卡罗莱那人口中心和生物统计系做博士后研究和研究员,日本发展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学系访问教授。还曾担任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亚洲、大洋洲地区理事;全国政协人口组顾问,以及联合国人口司、联合国人口基金特聘专家和顾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改革专家组组长、联合国第七周期项目专家组组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家咨询组成员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分析技术、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老龄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健康预期寿命、生命历程理论与方法等。曾主编专著8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编辑/邱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