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法学院分团委传文社于法体楼304室举办“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拓宽法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培养爱国情怀。法学院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进行的是传统文化大讲堂环节。传文社小委员吴小璇简略地讲解了中国古代礼仪的演变过程。她讲到,“礼”的制度是从“三皇五帝”时代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随后,吴小璇又详细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礼仪的划分与古代礼仪发展和变化的历程。经过传文社委员的讲解,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政治礼仪与生活礼仪两大传统礼仪类别中祭天祭日、宗庙之礼、成年礼、宾礼等一系列颇具历史意义的传统礼仪。最后,吴小璇指出中国古代礼仪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并勉励同学们要在新时代下懂得鉴往知来,在遵守传统文明礼仪的同时要学会拒绝并舍弃粗陋的古代礼仪,这样才能修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
接着,传文社委员梁笑涵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华文化瑰宝——青铜器的具体知识。图片展示中造型各异的青铜器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通过主讲人生动有趣的讲解,同学们收获满满,不仅学习了青铜器的发源、发展历程、考古发现等知识,更是深刻理解了青铜器所承载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大讲堂环节结束,活动进入了有奖知识问答的环节。面对传文社小委员刘宇生提出的关于中国传统礼仪与传统文化瑰宝的相关问题,在场同学踊跃回答,这不仅巩固了本次活动习得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将场上气氛也推向了高潮。
活动最后,传文社社长官梦琴总结了本次活动并指出当下学生们对待学习重实用而轻陶冶的不良风气,而本次活动的目的——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文化情操,学习高雅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正是为了矫正这一不良风气。说罢,同学们纷纷点头赞同,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本次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并成功地起到了“习传统文化,承中华之魂”的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领悟传统文化之美,努力成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先锋!(文/法学院 金斌海 编辑/赖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