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由国际经贸学院实践部举办的挑战杯训练营第一讲在蛟桥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102室顺利举办。此次训练营由国贸学院分团委周妍老师主持,并邀请到“创青春”比赛国家金奖、银奖项目指导老师谢亮老师与况宇翔老师,给国贸学子带来参与“挑战杯”比赛的经验分享。
谢亮老师首先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了“挑战杯”赛事,“挑战杯”竞赛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型的大学生竞赛之一,且表示明年“挑战杯”比赛将在我校举办,希望同学们踊跃参与。谢亮老师建议国贸学子用集体作品参加比赛,更加具有竞争力。在选题方面,建议国贸学子以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与社会调查报告为主要方向,但有想法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跨专业的项目,在自然科学与科技发明方向进行研究。他强调,参赛同学与统计专业的同学组队会更具有优势,运用专业的统计知识与方法更有利于研究的进行。
开展课题后,首先应该组建一个结构合理且有战斗力的团队,进行有序的调研与材料搜集,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经费支持的力度,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投入正式的项目实施。积极准备相关支撑材料会使自身项目更具竞争力,通过申请专利授权、发表论文、注册公司等方式来展示优秀学术科研成果。谢老师给国贸学子提出建议,应认准当今热点与发展大方向大趋势,提出创新且实用的想法,同时研究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量力而行,并踏实地一步步实行。
况宇翔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对“挑战杯”比赛的指导意见,并结合自身项目分享感想体会。他提出参加比赛不一定要拿奖,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要有所收获,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首先,准备过程中老师要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以更高的效率为比赛做准备。还应利用好学校以及学院的平台与资源,多途径了解比赛相关情况与要求。另外,选题方面一定要精准,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现有资源,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选择不局限于自身专业方向的课题进行研究。初期各团队会在学院内部进行组队,之后在不同层次的比赛中团队建设将会不断推进。初期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让创新的想法实实在在地运营起来,并且要积极准备学术论文与专利认证来证明自身项目的优势。
进入省内比赛后,参赛者们应整合资源,有力地执行任务,并在比赛现场进行精当的展示,提升项目的档次。若能进入国家级比赛,应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精心准备,博采众长,使自身竞争力再上一层楼。
本次挑战杯训练营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给国贸学子们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并在提问环节中细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与困惑,让同学们为本次竞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也鼓励国贸学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本次竞赛,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在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收获。(文/国际经贸学院 修格格 编辑/刘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