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第一场)在英孚大楼举行,本场报告会设有三个分论坛。曹元坤教授、黄彬云副教授、余可发副教授受邀任论坛一评委;胡海波教授、吴群副教授、汪新艳教授受邀任论坛二评委;刘浩华教授、李敏教授、程永生副教授受邀任论坛三评委。学院2017级、2018级全体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报告会。
论坛一中,2017级硕士研究生姚瑶、肖方斌、欧阳金凤、池诚和2016级硕士研究生曾昱君分别以《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家精神构建研究》、《知识工作者工作质量结构维度初探》等为题进行汇报。论坛二中,2017级硕士研究生金晨远、徐勇、黄慧珍、2016级硕士研究生丁寒玉、曾惜分别以《国内僵尸企业研究回顾及展望—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投入和持续承诺的作用》等为题进行汇报。论坛三中,2017级硕士研究生肖莎、虞一航、顾明蓉、万灵芝、分别以《虚拟品牌社区消费者参与研究综述》、《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与展望》等为题进行汇报。各位汇报的同学以自信、激情又不失沉稳的表现,分别就研究主题进行分享。每位同学汇报后,评委老师依次提问,并在点评中细心的指出汇报者论文中存在的诸如标题与内容不符、结构逻辑不是很明晰、文献综述缺乏提炼,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各论坛中,师生间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为本次报告会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欧阳金凤、丁寒玉、虞一航分别获得论坛一、论坛二、论坛三的优秀论文候选人资格,在微信投票环节中,欧阳金凤、徐勇、肖莎获得“最佳台风奖”。
活动总结阶段,胡海波教授指出,首先,在选取主题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对象要清晰、二是立意要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文献梳理时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在谋篇布局上,内容上要呼应主题,结构上要有逻辑;在行文写作上,要讲究信达雅,即用词正确、准确、精确;在学术规范上做到定制化与按规定相结合,根据对象来调整论文格式。刘浩华教授首先肯定了几位汇报人准备充分、文献综述结构较好、内容充实;其次强调在梳理文献时,要注意时间和内容的逻辑性,要有针对性的归纳而非一味的堆砌;最后指出要加强方法的学习。余可发副教授先肯定了大部分报告人的学术工作、学术态度,其次教导学生选题时要从社会现象中思考,再回归文献。
此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不仅是汇报科研成果的平台,还是师生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在场的学生在聆听与思考中充分接受学术的浸染,开拓论文写作思路,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灵感,受益匪浅。(文/工商管理学院 毛艳兰 编辑/杨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