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法学院学生会实就部在Q306室举办“挑战杯训练营系列讲课”第一讲。法学院陈宾讲师向同学们分享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各学院学子积极参与。该活动由法学院实就部部长李元杰主持。
会议伊始,李元杰从“是什么”“比什么”“怎么比”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挑战杯的内容,点明了挑战杯的赛制以及时间安排,他对各学院学子参加比赛表示热烈欢迎。
接下来由陈宾老师分享学术论文写作经验。“论文写作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对学习知识的考核,也是自我鉴定的标准。”陈宾老师一语点出写好论文的重要性。他以法学学术论文为例,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从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论文写作技巧。首先,他建议同学们客观地认识法学学术论文,要明确写作目的,端正态度。“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他借马克思韦伯的话警示大学生谨慎考虑,认真作出选择,一旦确定目标,就要保持热情、献身学术。关于学问的价值,陈宾老师也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他认为学问具有无限复制性,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载体实现传承。他以人类发展史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创新与传承并举的必要性。紧接着,为了更好地表现学术研究的实践流程,陈宾分享了自己写作论文时从准备到写作以及答辩前后的心路历程,并现身说法,引出在校生写论文时面临的心理障碍,顺势提出“防卫机制”“角色对调”等克服策略。此外,他提议大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坚守仪式感,克服写作焦虑,为人为学应时刻保持初心、热爱和诚实。
在做思考的基本准备时,拥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细化论题内容是陈宾的要求。他列举了多个论文题目进行分析,从选题的意义、原则等各个方面描述,加强了大家对选题的理解。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陈宾老师关于红烧肉的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的区别的分析,吸引了教室里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其精妙绝伦的解说更是让同学们回味无穷。最后,陈宾老师向同学们简要补充了文献、论证、实证研究、调查方法、学术伦理和校对六个注意事项,并恳切地提醒大家不要抄袭。
讲会结束后,来自法学院的刘玉玲同学仍意犹未尽,她谈到:“这次的训练营干货很多,我在论文写作方面有很大收获,没想到小论文也有大讲究!”诚然,创新一直在路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理论学习,不能仅仅止步于继承优良,而应尽自己所能进行创新,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国家之栋梁,讲好“中国智造”的故事,推动我国由“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转型发展。
据悉,“挑战杯训练营系列讲课”共有四课,于“群英荟萃”四栋楼中分别进行,其余三课将后续推出。法学院实就部诚挚欢迎各学院学子莅临观看,汇聚智慧源泉,共享学术盛宴。(文/华思雯 编辑/于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