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惊艳,不过读三毛。
初见她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想快渴死的鱼投身湖泊。那里有诗意、有我无法幻想的远方。
热爱流浪的东方游子,仅一撇杂志上撒哈拉的黄沙夕阳,便受前世的乡愁指引,不顾一切地投入撒哈拉母亲的怀抱。而那个苦等三毛六年的西藉男子,追随心尖穆斯至天涯海角。纵然那个爱笑的女子被世间美好迷乱了眼,他不急。他一直默默陪伴着。陪伴着她做着疯狂的梦。
撒哈拉的生活枯涩贫瘠,但这对夫妻有希望、有创造力,最重要的对彼此的深爱和包容。在巨人荒芜的花园里也能绽放天堂鸟。
从此便喜欢上三毛的文字。她的每个字拼凑起来,看似诙谐轻松。却隐藏着她对这个世界的同情。她像天鹅珍惜自己的羽翼那般善待生活。生活回赠她别样风情。
而真正改变了我的那本书是《我的宝贝》,是我希望推荐给每一个人的一本书。它和她陪我度过了整个高三。
也许这本书的文化价值没有三毛其他的书高,但在高三那个特殊的阶段,它对于我这个伪理科生就像紧张工作之余的那杯下午茶,是我和无尽题海暂时的分离,是我在每次考试失利后抚慰心绪的良方。
渐渐地,我发现我不再苛责自己,不再要求自己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山顶。注重脚下,胜过好高骛远。我变得开朗许多,内心的轻盈让我更加无畏地追求梦想,不计较得失,不纠结结果。一往无前。
若欲知其书,必先知其人。三毛曾说过,她写的事都是真事,人都是真人。虚假的东西她写不来。因此她无需自传评传,她书中每一句话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写照。
三毛平生喜爱“捡破烂”,真正美好的事物不会从她眼前溜走,久而久之她拥有了自己一小批丰富的收藏。也许这些收藏并不名贵,却因为有着不同的人事而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在经历丧夫剧痛之后,三毛已将得失看得无关轻重,却也舍不下这些生命中的印记。她恳请吴洪铭先生将其拍摄下来,再从一堆照片里随意抽出一张记下收藏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这便诞生了《我的宝贝》这本书。从没有刻意雕琢过,但读起来回味无穷,正如三毛自己说的:“我喜欢在任何方面都做一个心神活泼的人。对于天女散花这种神话,最中意的也就是——天女将花散得漫天飞舞,她不会将花刻意去撒成一个寿字。这不是天女不能,是不为也。”
本书总共讲了86件物什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妙趣横生。然而,大部分收藏都和她的亡夫有关。一贯的俏皮背后,我清晰地听到她内心滴血的声音。“忆起当年事,依旧泪如倾。”如此情投意合,如此琴瑟和鸣的佳偶突然阴阳两隔,没有任何的征兆,强硬的姿态让还活着的人该如何自慰。深夜对着眼前的死物怔怔发呆,脑海中全是你在时的模样,眼泪早已经漫布我的脸颊,而这些东西成了你存在过的证据。
遇见三毛,爱上了美,还有生活。
风信子的洁白羽翼已经飞向远方,我追随着她们流浪的身影,渐行渐远。
内心生出好多欢喜。(文/工商管理学院 远翠平 吴家旭 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