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九十五周年校庆之际,校史馆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一头银发,可眼神里满是活力;他的身形已不复健壮,可步伐依然稳健有力;他不再是那个翩翩少年,可正气浩然不曾改变。这位老人就是我校的优秀校友,孙希岳先生。
孙希岳,1940年5月出生于江西三清山脚下,祖籍安徽黟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1985年任江西省副省长,1992年9月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0年6月任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2003年1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深情话校史
孙老对馆里的展品如数家珍,一物一景都勾起了孙老对母校的深情回忆,他动情地诉说着母校数十载的变迁,为讲解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孙老由自己的经历出发将我校的办学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3年建校直到1958年举办本科。第二个时期,1959年-1961年老三届,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作为奠定大学办学基础的时期,是很重要的。第三个时期,就是文革结束复校一直到现在。
孙老深情地说:“百年企业有没有?很少,能达到一百年都是有很深厚底蕴的,如今母校正值跨入百年华诞之际,作为学子的你们要好好学习,为学校增光,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奋斗!”由此可见孙老对我们殷切的希望。
同时,孙老还为我们解读了校训:“信,什么是信?孔子所说‘仁义礼智信’,君子五常德,最后落脚的还是‘信’,信是什么呢?是信仰,诚信,信誉。信仰就是坚定信念,有了坚定的信仰,人才会矢志不渝的前进。诚信是儒家对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信誉,办企业,想成为大企业,必须要有信誉,必须要取信于人。而作为财经学子,更要把诚信信誉放在首位。
第二个讲敏,敏就是勤奋,敏而好学,敏于行,做事要勤快敏捷,不要懒洋洋的。对学生来说,敏字就是勤奋学习。
再讲廉字,廉字太重要了。搞经济工作的人,必须要讲廉洁,不能失信于人民,否则肯定是要倒台的。廉而知耻,一个人如果不知耻,那是不行的,知耻而后能改进,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讲毅,孔子有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个“不”字,要求一定要弘毅。你们大学生年轻,要走的路很长,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才能肩负起社会责任。
校训“信敏廉毅”这四个字很好,很重要,讲校史,一定要把这个讲出来,这是不会过时的,这是传统文化,是跨时代的,这是我们学校的文化底蕴。”
由衷表恩情
我们来到了悬挂着孙老先生展板的地方,在那里孙老表示他十分感激母校对他的教育。孙老还分享了他在财院三个最大的收获。第一是立志,在财院成为正式共产党员,立下了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在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一直指引着孙老。第二是学雷锋,雷锋是党的好同志,他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孙老。第三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让孙老一生受用不尽。
从财院毕业后,孙老一直从事经济学相关的行业,每个岗位都能够用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孙老说:“从事经济工作,资本要增值,国家的钱,人民的钱拿在你手里,你不能随便亏了,一定要保值增值。做经济工作不能创造效益,是没有本事。第二个,分配要合理,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太大,创造的财富不能被独吞。我懂得这两条,为人民为国家服务,自己有一份合理的报酬,这就很好了。”讲到动情之处,孙老身边的人提醒他该离开校史馆参加别的活动了,孙老说:“回母校机会难得,让我说完吧。”孙老还说,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启蒙在江财,还告诉我们要感恩母校。他强调:你们要好好学习本领,以后为国家做贡献,一个人发财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为社会做贡献。
慷慨赠箴言
在结束参观的时候,孙老拿出了他的一件书法作品赠送给讲解团的讲解员们。“博学而笃志,勇毅而笃行。创新要守正,奋斗写人生。”短短十六个字,凝聚了孙老对新一代江财学子殷殷期望,这也是孙老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的流露。讲解员们纷纷表示定会遵从孙老的教导,争做新一代进步的江财人。
挥手作别离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送别了孙老,我们心中都充满了不舍之情,这次的与孙老相遇都成为了我们心中宝贵的经历,千言万语都诉不尽我们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只能化作对孙老最诚挚的祝福!(文/周峻 林俊思)
附:孙老写给母校的信
《感恩母校》
我在母校江西财院转为正式党员,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
我在母校开始学习雷锋好榜样,做乐于助人的事。
我在母校三经路下沙窝一一英雄流血的地方求学,心中永远有方志敏。
我在母校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启蒙教育,对我一生中影响很大,工作有成效,贡献为人民。
我的一生从事财经工作四十余年,从财院毕业启航,到北京一一回江西一一又到北京扬帆远航,感谢母校教育之恩!
今日返航,回归原点,参加校庆,看到母校巨变,无比兴奋。
祝贺母校江西财大复校四十周年丶组建60周年、建校95周年。向历任校长丶老师道一声辛苦了!
59级贸易系老校友孙希岳于10月29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