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3点,应我校会计学院诚挚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普华永道讲席教授张为国先生在蛟桥园国际学术报告厅带来一场题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结果的回顾与分析”的学术报告,我校杰出校友、招商证券场外市场业务总部张士宝,会计学院首席教授张蕊、金融学院首席教授胡援成以及44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学术报告,报告由会计学院院长章卫东教授作主持。
阔别28年,再回江财,张为国教授以几张和我校师生的合照,道出了自己和江财的缘分,也拉近了与在座师生们的距离。讲座伊始,张教授表达了自己对高校的期望,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深入到会计准则的研究当中去,加强对会计准则的了解。除此之外,张教授还介绍了财政部最近开展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我校年轻有为的老师朝着国际化高端人才的目标发展,尽快适应国际准则的变化。接下来,张教授详细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并且强调我国准则的持续方针是方向、是目标、是过程,不是完全等同于国际会计准则,并就“为何实际报告的差异比对照两套准则的结果更小”做了细致的说明,指出了报告变动下降因素包括财政部的努力、IASB的相关工作和中国特殊的环境因素三部分。
报告接近尾声,张为国教授与在座师生就会计准则亟待修订的前沿领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和探讨,再一次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最后,章卫东院长对整场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制度的改革,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而不断推进的,对张为国教授为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给与高度评价,在座师生们致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回应,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图/会计学院 曾海龙 文/会计学院 林芝)
【延伸阅读】
张为国,1957年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普华永道讲席教授、中国证监会博士后流动站指导专家。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任副教授(1988年起)、教授(1992年起),会计学系副主任、主任(1991年起)。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自2000年起在清华经管学院任博士生导师,直至2007年。1997年至2007年,任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后兼任会计部主任和国际部主任。2007年至2017年任第一位来自中国、第二位来自亚洲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此间,还兼任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89年),“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91年),“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2005年因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突出贡献而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为证监会系统获此殊荣第一人。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时,被评为十大“杰出校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