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有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鲜血液,带着父母的希望及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属于江财的这片土地。而国际经贸学院这个充满爱的大集体,也迎来了一张张新面孔。
为了做好新生的引导工作,帮助新生迈好大学的“第一步”,国际经贸学院在院党委和团委的共同领导下,积极动员全院师生策划2018年迎新工作,在做好传统迎新服务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加以创新。国际经贸学院素来奉行“家文化”,力求给予这个团体里的每一份子家的温馨。此次迎新,也希望能将其贯彻落实,让每个新生都能感受到爱与温暖。
在正式迎新开始前,国际经贸学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备迎新活动,直播逛校园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直播的方式,带领未来到学校的新生们参观校园,了解报道的基本流程,不仅拉近了和新生之间的关系,更为正式迎新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上午8时,身穿黄色志愿者服的迎新志愿者们已经布置好了迎新棚,迎新棚两边最显眼的还是两张“名师迎新”的展牌。彩色喷绘的展板上,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西财经大学金牌教师”黎新伍教授和新生班主任代表王善论老师正笑容可掬的欢迎着初来乍到的国贸学子。除此之外,学院简介、入学须知等等信息型展板也一应俱全。“来到了迎新点,更加深了对我们国际经贸学院的了解,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也多了一分憧憬。”正在浏览展板的新生对一旁的迎新志愿者说道。
国际经贸学院为了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开展党建团学工作,在优秀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中选出了六位助理班主任,旨在发挥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给予新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助理班主任在迎新中,也是最忙碌的一群人。报道流程、信息登记,每个来到迎新棚的新生,都需要助理班主任的帮助。他们是最早来到迎新棚的一批人,但也是最晚离开的。“大部分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里,一样使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一天的迎新结束后,一位助班如是说道。
迎新棚的两边,有着一群身着黄色志愿者服的迎新志愿者,他们都是自愿来参加迎新服务的团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他们帮助新生提着沉重的行李,耐心的向他们介绍着校园,讲解着报道的流程。一排排蓝色小棚里,也坐满了迎新志愿者,他们帮助新生完成信息填写、扫码报到等等流程。之后的激活校园卡、领取军训服等流程,志愿者也一直跟在新生身旁。在常规的迎新流程外,国际经贸学院别出心裁,举办了“时间胶囊”活动。新生可以把自己大学的梦想、目标写下来封存,四年后毕业再打开。
“我希望毕业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更好的报答父母。”、“我希望向国贸学院优秀的学长学姐看齐,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在“时间胶囊”里,新生们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时间胶囊”皆在帮助新生们在入学的初始阶段就确定自己的目标,也正是这些理想目标,激励着每个国贸学子不断的奋发向上。
一日国贸人,一世国贸情。国贸学院秉承发扬着“家文化”,通过迎新现场的一系列的活动,逐步构建与新生之间的温情纽带,使新生感受到国贸学院特有的朝气与温情。“今日你以国贸为豪,明天国贸以你为傲。”国贸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充满温馨的集体,相信这份自豪、这份爱,也会伴随每一个国贸人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