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统计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大讨论活动举行,统计学院全体教职工欢聚一堂,就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院长罗良清以北京五所高校统计学联合培养学生为切入点,他强调统计学科建设与统计学专业建设应该放在大的新时代背景下考虑,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与为社会经济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国际化问题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都要站在新时代这一语境下来思考来贯彻执行。一是推进统计学专业建设改革,结合大数据,结合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设置,增设数据工程专业方向;二是推进教学改革,利用统计学专业优势充分调研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学专业的人才要求,争取与几家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这样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才有真正的保障;三是校内联合培养,与会计学、金融学、社会学、软件工程等专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今年学院就已经开始尝试与人文学院、软件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四是老师们在做科研时,务必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切实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学院教学督导魏和清教授在充分肯定了学院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好的成绩和效果后,建议学院的老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传帮带”的活动,老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年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院的教学“十佳”和“金牌讲师”要开展教学示范活动,把好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分享给学院的全体老师。
副院长罗世华结合统计学作为省成长学科,着重谈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他说,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部分,职称评选是教师们首要关心的问题。建议学校学院出台相关的政策把这两者有机融合起来,一是鼓励教师出科研精品,多申报教学成果奖等含金量比较高的奖励;二是鼓励教师为社会服务,拟定实施细则,如担任系主任、副主任,课程组组长,为学院学科评估积极准备材料的骨干分子等给一定的基础分,鼓励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三是在职称评定指标划分方面,可以考虑一部分指标划给学院自行评定,一部分学校统筹评选的办法。
数理统计系徐慧植老师分享了系部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问题,建议学院建设统计实验室。他说,建立统计实验室,一是可以让学院的老师、各层次的学生聚在一起,通过实验室这个平台一起探讨问题,交流互动;二是我院大部分老师有较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如果再把计算机编程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将会有较大的提升。经济统计系李峰老师, 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统计软件将是统计学专业的重要载体,如R和Python的发展势头良好,IBM、amazon等公司纷纷为其提供云平台,统计学专业想在统计学软件上有所突破也需要建立统计学实验室。
叶绍义书记在总结中指出,追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要齐头并进,学院会为教学改革、专业改革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与会教师针对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各自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据悉,学院各个系部已经或将结合专业方向的发展开展更深入的教育大讨论系列活动。(图文/统计学院 许桂芳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