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法学院举办的江西财经大学首届在职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座谈会暨“法治江西建设”论坛于法体楼403如期举行。江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国轩,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法学院院长杨德敏,法学院党委书记贺三宝、副书记毛细荣,携同黄华生、易有禄、蒋岩波、袁明圣、周维德、熊进光、李忠民老师出席了此次座谈会,首届法律硕士毕业班校友参与了此次座谈会。党委书记贺三宝主持了此次活动。
座谈会上,杨德敏院长首先向各位校友简要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相关情况。此外,杨德敏院长表示法学院将秉着“共建、共享、共促、共赢”的理念认真做好校友工作,以“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的形式加强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对话联系,促进交流合作。紧接着,张晓霖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江西法治建设的感受和建议。一方面,他讲述自己跟随考察团赴新疆考察,了解到楼兰古国“砍树罚物”的森林法和“半生漂泊换一世爱情”的婚姻法,惊叹古法先进之余指出要完善江西的法治制度和体系。另一方面,他通过对江西与新疆法律工作的考察比较,指出新疆的法律专业化程度高于江西,在外贸和航空领域优势尤为明显,江西法治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黄华生老师补充说道,国家在法治理论研究如案件中财产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有待提高。随后,全体校友特地将精心挑选的寓意着“山高水长”的省工艺大师石炳寿的青花瓷瓶赠与法学院,寄予着母校对学子的恩德像山一样高,像水一样长。
接下来,邓辉副校长发表了真诚而恳切的讲话。首先,他围绕情感与价值展开说到,校友会是一个承载着师生共同记忆和珍贵价值情感的平台,师生之情淡而绵长,价值信念历久弥坚。面对法治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要坚持理想信念,适应现实社会而内心不向现实社会妥协,寻找职业尊崇感和归属感。“每个法律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要努力发挥法律人的光和热。”邓辉真切地说道。其次,他提出,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向社会开放教学平台,集百家之所长,汇聚台下人的力量、年轻人的力量,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再者,他鼓励各位校友与学校一起携手合作,在情感联系的基础上,为江西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在王鸿章校友的主持下,各位校友积极发言、畅谈法治。毕业班班长段亦枫首先分享了她的学习、就职经历,感谢母校栽培的同时寄语大家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做一个无愧于江财的法律人。黄练从食品药品法治建设切入,谈到要制定完善食品药品执法标准,加强法律实务型人才建设来推动江西法治建设。王鸿章则谈到工作生活要讲究刚柔并济,工作上恪尽职守、生活上展现真实自我。此外,他还提出加强“河长制”法治建设来推进赣江保护工作。“希望通过大家与江财的共同努力,江财能在江西乃至国家的法治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校友晏水银慷慨说到。在发言中,校友们一齐叙述着相聚的喜悦,为江财的成长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表达着对江财的由衷感谢和美好祝愿。
最后,此次校友座谈会在师生合影留念的欢笑声中圆满结束。大雨滂沱,浇不灭的是浓浓同学义,叙不尽的是点滴师生情。此次座谈会不仅为校友与老师之间编织了一根结实的情感纽带,更促进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励着校友们与江财携手共进,为促进学校人才建设,共同促进江西法治建设不断努力!(文/法学院 李星 编辑/陈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