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简称“大挑”)省赛开赛在即,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杨飞虎教授指导,赵飘昌、徐士奇、谢瑶、何鲁丽等同学组成的“希望的田野”团队完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互联网 加医疗”实践课题,成功获得省赛参赛资格,将与来自全省的高校队伍一同角逐。
尽管参加挑战杯的高手如林,但是他们并不害怕,并且充满自信。就像当初选择这个课题一样,在面对国内外调查研究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走下去,自己探索出一条道路。正如指导老师杨飞虎刚开始强调的那样“就是因为它很少有人去碰,我们越要往前探索。农村医疗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痛,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入群众基础,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当然,这个调查也获得了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成果,该课题曾获江西省“华创杯”市场调研大赛三等奖。
为什么避开热点选择这个问题?
2016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201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工作报告中将“推进健康中国”列为工作重点,“互联网+医疗”依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关键词。
“这其实就是热点问题,只不过它的研究资料少,调查困难大,影响因素太多,才导致至今很少有人敢去研究。”组长赵飘昌告诉我们。“其实一开始我们也很怀疑,觉得自己做不好,但是我们组员都来自农村,农村就医难现象一直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也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什么。所以,干脆一咬牙,就接下来了。”
谈及因为课题的适用性屡屡被质疑,组员们也跟我们反映,“很多人都说我们课题缺乏实用性,毕竟现在城市互联网加医疗才刚刚发展起来,农村简直有点天方夜谭。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为什么不能城市推行的时候,顺带农村一并推行呢?政府也在积极推进缩小城乡差距啊。”
就这样,他们怀抱着一颗初心,勇敢地踏上了探索之旅。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项目开启之后,团队成员本以为会计划般顺利。可是没有想到,一个大难题摆在了眼前。
因为调查对象多为农村居民,所以很难在城市中心或者网络上发放问卷,只能去农村。并且由于调查的特殊性,一张问卷只能调查一个家庭,意味着调查数量急剧攀升。
“既然选择了前方,就要不顾一切地闯”团队坚定信念,连续跑了南昌市的青山湖区、宜春丰城市的焦坑乡和泉港镇、吉安新干县的神政桥村以及抚州临川区的秋溪镇五个地方,耗时三个月,一共走访数十个地区,获得了1200多份有效问卷。在调研过程中,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程度不一,很难理解问卷内容,有些干脆不填。小
组成员只能耐心讲解,往往一天才能收集十几二十份。但是就是这样,依旧完成了1200多份。
“下乡时我们发现其实农村居民还是很关注这种互联网加的趋势。这也为我们推进这种新型医疗方式提供了有力的可行性证明。”小组成员谢瑶告诉我们。
往后的模拟答辩和反复修改也让小组成员们不停忙碌,但好在大家一直咬牙坚持,走到了今天。
挑战杯校赛结束了,马上就要迎来省赛的历练,成员们都说,“挑战杯”已在他们身上烙下一个重重的印记,铭刻下了他们一路上挥洒的汗水和泪水,调研时的所经历的困难和考验,都成为大学最美好的回忆。因为这次大挑,他们的青春,注定不平凡。(文/经济学院 编辑/张思思)